哈啰出行韩美:同行为什么死掉?不是单车赛道不行

核心提示哈啰出行韩美:同行为什么死掉?不是单车赛道不行 来源:21Tech(News-21)陶力一年一度的春运,既是对交通运输系统的大考,也是在线出行平台的竞技场。随着滴滴顺风车的回归,2020年的春运,哈啰、嘀嗒和滴滴三大平台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韩梅:为什么我的同事会死?不是自行车道。来源:21Tech(News-21)陶力 一年一度的春运不仅是对交通系统的考验,也是在线旅游平台的竞技场。随着滴滴顺风车的回归,你好、滴滴、滴滴三大平台将在2020年春运热潮中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12月26日,你好顺风车在上海公布了运营一周年的成绩单:订单总量8000万,认证车主达1200多万。哈尔滨顺风车业务负责人江涛透露,截至目前,平台总交易额约为18亿元。 不过这种整合和其他平台相比并不大。滴滴公司官方数据显示,目前平台拥有1.3亿用户,1500万车主,累计搭车里程达到230亿公里,并已实现盈利。对于在线旅游行业来说,搭便车还处于发展初期。 此前,Hellobike联合创始人韩梅在接受21Tech专访时表示,公司仍然以用户需求为中心,从这个角度提供服务。“许多企业似乎是为了竞争而生产。我们发现,当用户最后一公里或者三公里的出行需求解决后,五公里或者十公里的需求依然没有解决。这时候就会推出班车服务。” 那么经过近两年的调整,滴滴回归市场能给在线旅游带来多少红利?以下是21Tech与韩美的对话: 21Tech:推出打车和搭车服务后,Hello是否感觉越来越像滴滴出行? 韩梅:我们从用户需求出发,提出解决方案。有的地区现有公司服务做得不好,就给其他人机会。我们并没有把竞争作为一个重要的维度。只有做好客户服务,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事实上,自行车共享行业非常典型。为什么很多企业倒闭?是因为它忘记了客户在哪里,忘记了用户体验,更多的是为了短期竞争。总的来说,现在,时间对我们越来越有利。 21Tech:包括自行车共享行业在内的在线旅游的盈利点何时到来? 韩梅:说到盈利,我觉得Hellobike可能是第一个盈利的平台,因为商业模式是完全可操作的。大家都觉得行业前两位老板不行,就是行业不行。这个逻辑是错误的。其实企业运营的核心是你如何通过提高资产效率来降低运维成本。 我觉得投资人对我们也不错,赚的钱都投到了新业务上。好在中国的“两轮”市场足够大,轻型两轮车保有量超过3亿辆。但是这个领域一直被外界认为是一个很低的东西,一直没有得到资本的认可。 自从自行车共享出来后,所有人都认为这是一种生活方式,整个概念开始发生变化。 2 tech:2019年以来,自行车共享集体涨价。行业回归理性竞争了吗?对于创业者来说,心态有什么变化? 韩梅:不能说是涨价。应该说已经回到正常价位了。因为用户已经习惯了互联网提供的免费服务,其实自行车共享也经历过。为了短期的恶性竞争,整个行业过去因为价格战而毫无进步。 早期先进入二三线城市,不跟一线的大家恶意竞争。我们内部一直在制定一些核心指标来控制运营成本。总之,过去的价格战是不科学的。没有考虑到公司背后的运维成本和费用。企业有了盈利之后,才能为用户提供长久的保障。 21Tech:自行车共享明年将进入集中报废期。这是对企业成本的巨大考验吗? 韩梅:第一批车从2016年11月开始投入运营,现在已经有一部分报废了。首先要坚持环保的理念,交给第三方公司处理。一些产值较高的可回收产品要再利用。 另外,要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则。不管服务期到没到,如果车状况不好,就应该报废。总的来说,我们的运维成本在下降。 21Tech:作为同行,你会因为ofo的现状而怀疑自己吗?这个项目是伪需求吗? 韩梅:其实不管是媒体、投资人还是用户,对共享出行的理解都不是特别深。其实你要想一想,自行车共享对你有用吗?短途旅行时,公共交通很难覆盖最后一公里。至少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找到比自行车共享更好的方式。 站在用户的角度,有价值,收费合理,肯定是刚需。作为一个企业,你要经营,就要有养活自己的能力。 问题的本质是这个赛道好不好,关键在于你是不是赛道的优质选手。无论是摩拜单车还是ofo,都是因为资金投入负担太重,金融模式不够成熟。可以说他们的运营成本是Hello的三倍甚至更高,这是一笔巨大的消费。 对于初创公司来说,资金的合理使用至关重要。要时刻保持饥渴,保持创业团队的心态。这个行业发展太快了,不允许你犯错。 21 tech:hello bike拿到阿里和蚂蚁的投资后,对自己意味着什么? 韩梅:阿里巴巴的投资也要看团队。支付宝门口进来了很多品牌,和各家都有过合作和接触。最终达成合作是因为风格接近,也就是大家看的是长远,而不是短期的现金。这个行业跟风的投资人太多了。 21 tech:hello bike的下一个方向是什么?如何在旅行领域保持成长? 韩梅:我觉得最重要的是看我们能做什么。说你要去所有赚钱的生意,评估自己适合做什么。我们有丰富的线下运维经验,希望赋能产业链上的业务伙伴。比如出租车业务,我们没有这么明确的KPI去做。重点是解决需求,差异化竞争。对于目标竞争对手来说,不一定是滴滴。 现在,这个市场非常大。随着技术的变革,未来肯定会有各种各样的机会。我们的重点是两轮旅行。 21Tech:“两轮”出行和网上叫车、免费搭车运营有什么区别?它们之间有联系吗? 韩梅:两种方式还是有很大区别的。网约车出行,它的供给不是自己的,它需要整合一些社会化的资源,包括司机、车辆等等。这里出租车和搭便车的人的供应可能是稳定的。 搭便车的供应量非常大,也就是说每一个私家车主都可以提供服务。但是底层的安全保障需要做好,也需要时间。我们需要耐心,不需要这么着急。 在出租车行业,我们使用第三方服务。总的来说,我们是看好方向的,但是很多方面还是要定下来,不会那么急功近利。另外我觉得也不急。 21Tech:你如何评价目前的自行车共享模式?好像最后只有你好和美团了?但在资本市场,优步和Lyft的市值已经减半。泡沫挤出来了吗? 韩梅:美团希望将自行车共享作为其用户服务的一个环节。我们的目的是建立我们自己的旅行生态,这需要时间。中国大部分创业公司一开始都是从单一业务起家的。美团最早也是团购,然后慢慢围绕用户建立生态能力。 至于是否还有一些泡沫,我觉得不用担心。优步和滴滴都是双边市场,这种烧钱非常厉害。BD和补贴加速了资金的消耗,尤其是前期投入用户教育的资金过于被动。他们需要时间安顿下来,获得奖励。一旦外部环境不好,再加上自身内部的经营管理问题,就会出现困难。 但是我们的钱都投在了固定资产上,并没有因为烧钱而损失资产。这个本质区别还是很大的。里面肯定有成本意识。比如小蓝单车,你要去一线城市争取,你要投入多少?很多同行的死,归根结底是因为没有深入分析用户的核心体验。 2 tech:2019年,“下沉”成为最热关键词。为什么三年前Hellobike就瞄准了这个市场? 韩梅:大家都觉得这是一种发泄。我们真的不是在追这个。主要是用户基数这么大,竞争激烈,公司拥有的资源非常有限。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差异化竞争,就得解决问题。不管这个用户是在一线城市还是二三线城市,只要有需求,这个服务做得好,你就是有价值的。 现在更重要的是要有造血能力和盈利模式。用户会为你创造的价值点买单吗?说到底,自行车共享这一行是一个又苦又累的工作,但如果基数足够大,它将是有利可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