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价10000+的头显,会有多少人买单?

核心提示撰文 | 曹双涛编辑 | 杨博丞继字节旗下PICO发布PICO4并加速进军国际市场后,近日,Meta也召开了企业改名后的首次Connect大会,推出了其首款高端

作者|曹双涛

编辑|杨博成

继字节跳动子公司PICO发布PICO4,加速进军国际市场后,近日,meta也召开了公司更名后的首次Connect发布会,推出了旗下首款高端VR头显meta Quest Pro,这也是meta首次推出VR头显的第二条产品线,主打办公场景。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meta Quest Pro售价1499美元,约合人民币10741元,比meta Quest2的399.99美元价格高出数倍。

据科技创新板日报此前报道,从去年开始,VR虚拟现实产业进入发展快车道。2021年,VR头显全球出货量达到1095万台,突破年出货量1000万台的行业拐点。今年第一季度,VR头显保持热销,全球出货量同比增长241.6%。

在中国,VR行业的热度也在逐渐提升。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中国VR市场零售额突破8亿元,同比增长81%,VR头显平均售价从前期的不足千元上涨至1740元左右。

但有多少消费者会愿意支付meta Quest Pro高达万元的价格,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

一、meta Quest Pro可以玩吗?

从硬件层面来说,与售价3799元的PICO4Pro相比,meta Quest Pro确实在某些方面表现更好。

来源:产品介绍

首先,在手柄追踪性能方面,PICO4Pro采用的Hyper Sense手柄内置了IMU传感器和20个红外传感器,支持全新的Hyper Sense震动。与之前的PICO Neo3相比,性能有所提升,但与meta Quest Pro相比,仍有优化空间空。

meta Quest Pro去掉了追踪环,降低了碰撞概率,手柄更轻。同时,meta Quest Pro的控制器采用了全新的触觉传感器和按压传感器,增加了由内而外的追踪功能。

其次,在色彩透视功能方面,PICO4Pro和meta Quest Pro都配备了穿越功能,可以让用户随时观察周围的真实情况,也让VR头显增加了AR甚至MR体验的可能性。不过需要指出的是,Quest Pro的前置传感器分辨率为1280×1024,但PICO4Pro并未公布这方面的数据。

最后,meta Quest Pro是第一款使用骁龙XR2+Gen1的产品。借助新的Gen1平台,它可以支持更多的并发多媒体处理和感知技术,从而在不牺牲终端外形设计的情况下实现全面的感官交互。比如在超宇宙中创造出来的表情和形象更真实。

但是目前来看,meta Quest Pro在硬件上还是有很多缺陷的。续航方面,经过专业人士评测,发现meta Quest Pro的续航时间在2小时左右。作为一款定位办公场景的VR设备,显然这个续航能力明显不足。

在显示器和光学元件方面,虽然在Connect大会上,meta表示Quest Pro的中心锐度、外围面积和对比度分别提高了25%、50%和75%,色域扩展了30%。但是它的基本辨别率没有达到每眼2K,仍然使用传统的液晶面板。PICO4Pro配备了单目2K迷你LED面板。所以它在这方面的表现可能不如PICO4Pro。

从软件生态的角度来看,Quest Pro在原有Quest2的基础上,增加了钢铁侠VR等多个IP游戏。而Xbox云游戏(Beta)也即将登陆Quest Store。

至于办公场景,Quest Pro Workrooms加入了个人办公模式,开放了微软团队、Zoom等。,并能兼容更多海外视频会议平台。同时,面对AR和VR的混合办公模式,魔室项目可以实现多人虚拟协作。

同时,meta继续推进与office企业的合作,完善Quest Pro的内容生态系统。比如微软把Mesh for Microsoft Teams、Microsoft365应用、微软Intune、Azure Active Directory带到了Quest系列的顶端。

Auto desk将在明年为Quest Pro推出新的VR应用,Adobe也将在明年推出一套VR设计工具,通过Quest Pro手柄可以进行3D创作。PDF工具Adobe Acrobat也将支持Quest平台。

此外,面向企业市场的meta Quest for Business也将于明年加入Quest Pro机型。

出色的硬件能力,丰富的内容生态,高性价比的产品,是meta的产品快速提升数量,扩大市场份额的关键因素。

根据Counterpoint Research发布的2021年第四季度全线XR市场份额,meta、大鹏VR、PICO市场份额分别为80%、8%、5%。在过去的两年中,meta VR业务子公司Oculus的市场份额从2020年第一季度的34%持续扩大到2021年第四季度的80%,遥遥领先于全球其他同行。

但这种打法并不适用于走高配路线、定位办公场景的Quest Pro,这也让后续的Quest Pro销量充满了未知。

二、一万元的价格,能带来多少销量?

从中国市场来看,根据魔镜市场情报的数据,2019年初,国内500片以下的低端VR设备(主要是3D眼镜)贡献了月销售额的30%以上,而6000元/片以上的高端VR设备(主要是PCVR)贡献了月销售额的20%以上。

但从2019年到2022年6月,500元/台以下和6000元/台以上价格段产品的销售份额逐渐萎缩,以VR一体机为主体的中价位产品逐渐成为市场的绝对主力。

来源:魔镜市场情报

其中,Rokid和GOOVIS/ Core平台的平均售价分别为4052元和5180元。然而,从2021年7月到2022年6月,他们的年销量仅为2900辆和2100辆。与平均售价1622元的OCULUS系列产品相比,销量差距明显,甚至不到对方的几分之一。

来源:魔镜市场情报

显然,meta Quest Pro的售价高达万元,完全超过了国内VR爱好者所能接受的价格,其销量也不会太乐观。

此外,员工在购买meta Quest Pro office时还要考虑很多实际问题。

设计师婷婷告诉我们,就算自己条件允许,她也不会花一万块买meta Quest Pro。首先,现在借助手柄进行艺术创作的效率真的会比借助鼠标高吗?即使不考虑效率,meta Quest Pro造出来的东西能完全满足客户要求吗?这里恐怕要打个问号?

其次,由于国内VR市场还处于普及阶段,内部员工和外部客户很少使用VR交流具体工作。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冒险使用VR进行办公,会导致与同事、外部客户对接困难,极大影响工作的正常开展。

最后,类似meta Quest Pro提出的一些场景,现有的国产软件可以满足要求。比如在视频会议领域,腾讯会议、钉钉等。只是这些软件不能像meta Quest Pro那样在一个会议中创建一个虚拟镜像,但是为了一个虚拟镜像支付几万元显然不划算。

如果说企业的员工考虑meta Quest Pro更实际的话,那么对于企业的高层来说,在公司内部大面积推广meta Quest Pro office就是一笔不得不算的经济账。

北京一家企业负责人告诉我们,过去几年,在疫情、国内消费市场疲软、国际大宗商品和原材料上涨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共同冲击下,国内民营企业的日子很不好过。目前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持续降本增效。

以我自己的公司为例。目前公司员工总数为150人。如果批量购买meta Quest Pro,企业的设备采购成本将高达数百万。但问题是,几百万的投资能帮助企业转化成多少实际的经济效益?

此外,meta之前多次被曝出隐私安全问题,这让企业对meta Quest Pro充满了担忧。例如,在刚刚过去的9月份,韩国个人信息保护局宣布对meta处以308亿韩元(约合2200万美元)的罚款,原因是该公司跟踪用户的在线活动,并在未经用户同意的情况下使用他们的数据向他们推送广告。

同理,如果企业在使用meta Quest Pro进行视频会议时,涉及重大业务政策调整、客户报价等相对私密的会议被泄露,肯定会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不小的损失。所以很多meta Quest Pro的企业也持观望态度。

显然,企业员工和高管的这些担忧,也让可能销量并不高的meta Quest Pro雪上加霜。而且meta Quest Pro在其他市场面临的问题可能比在中国更复杂。以美国市场为例。随着美国通货膨胀的加剧,当地居民对消费电子产品的需求逐渐减弱。

早在今年7月,美国最大的消费电子产品零售商百思买就下调了第二季度及全年的业绩预期。根据公司下调财报的指引,预计第二季度同店销售额将下降13%左右,低于5月份下调8%的预测。同时下调了本财年同店销售额,目前预计减少11%,较5月份预测的减少3%-6%进一步扩大。

来源:百思买财务报告

事实上,国内外投资者对meta Quest Pro未来销量的担忧也直接体现在二级市场上。meta发布会当天,午盘交易下跌约4.5%。当日收盘下跌3.92%。

来源:谷歌财经

就meta而言,Quest Pro是终端产品,办公场景是流量入口,以此提前抢占metauniverse在B端的市场份额。虽然这条路看似清晰,但如果Quest Pro不存在销量过高的情况,也意味着meta前期的Quest Pro设备成本难以转换,无疑增加了企业的现金流风险。但这只是meta在布局B端宇宙市场所面临问题的冰山一角。

三、元宇宙B端市场,路阻漫长。

事实上,元宇宙中的“虚”和现实生活中的“实”在某些场景中可能会发生冲突。尤其是在当前不确定的全球环境下,相对于元宇宙中的虚拟场景,各类SaaS企业通过自身的商业洞察,推出各种工具提升运营能力,似乎更符合现阶段企业的要求。

资料来源:Mob研究所

同时,在数字化进程、疫情、代际人口变化、资本注入等因素的驱动下,未来SaaS产业在国内外企业中的渗透率会更高。而且对于企业来说,使用SaaS产品的试错成本,显然要比使用元宇宙中产品的试错成本低很多。

那么在这种背景下,meta采取什么场景切入B端客户的痛点呢?然后让B端客户信任meta的产品,从而提高产品销量?对于meta来说,估计需要长期的努力。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不同类型的顶级企业级SaaS都处于微利或亏损状态。由于其商业模式的特点,发展初期的亏损是行业普遍现象。这必然会让已经严重亏损的meta雪上加霜。

资料来源:Mob研究所

其中,meta的子公司Reality Labs负责为metauniverse开发各种产品。数据显示,这个部门的营收只有6.95亿美元。Reality Labs仍然是meta用来赌未来机会的烧钱部门。根据meta的财报,Reality Labs在2022年第一季度亏损29.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18.3亿美元的亏损更大。

虽然根据扎克伯格的说法,超宇宙是一项长期投资,短期内不会盈利。但问题是,如果meta的业绩始终低于预期,押注metaUniverse业务巨亏,资本市场对meta还会有多少耐心?

四。结论:

目前,meta的收入主要来自社交工具的在线广告,如脸书Instagram和Whats App。以今年第一季度为例,meta的广告收入占公司总收入的97.5%。显然,meta对元宇宙的持续布局可以实现收入的多元化。

但在面向C端的元宇宙还没有找到清晰的盈利模式,业务有待逐步完善的情况下,元继续布局B端市场。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VR办公会成为主流,但不知道按照meta现在的表现,是否有足够的资金支撑这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