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芯片大厂集体“越冬” 头部厂商扎堆砍单、业绩下滑

核心提示受行业周期性低迷的影响,存储芯片的头部厂商正在经历寒冬阶段。三星电子、SK海力士和美光,正在扎堆减产、应对库存问题、节约资本开支,并推迟先进技术的进展,以应对存

受行业周期性低迷影响,内存芯片头部厂商正在经历寒冬阶段。三星电子、SK海力士、美光都在减产,应对库存问题,节省资本支出,延缓先进技术的进步,以应对内存需求疲软。

芯片

它是存储半导体市场的最高分支。2021年市场空约为1600亿美元,但2022年闪存(NAND)市场增长率仅为23.2%,达到近八年来的最低增长值。内存(DRAM)的增长率仅为19%,预计2023年将进一步降至14.1%。

对此,有经济分析师指出,市场上的供过于求强烈推动了下行周期,这也是内存芯片价格低廉的原因。SK海力士在第三季度财报中透露,DRAM和NAND产品需求低迷,销量和价格双双下滑。

与此同时,分析师表示,这一周期还受到需求低迷、经济低迷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影响。多年来内存的两大驱动力智能手机和PC的需求明显疲软,预计将持续到2023年。

据介绍,内存市场集中度高,内存市场集中度高。在DRAM市场,三星、美光、SK海力士合计约占94%;在NANDFlash领域,三星、铁甲侠、SK海力士、西部数据、美光、英特尔加起来约占98%。

但由于行业下行,上述企业均有不同程度的业绩下滑。

10月27日,三星电子第三季度业绩显示,负责存储业务的部门收入为15.23万亿韩元,环比下降28%,同比下降27%;SK海力士第三季度营收为10.98万亿韩元,营业利润为1.66万亿韩元。其销售额和营业利润分别下降了20.5%和60.5%。

美光9月29日发布2022年第四季度(2022年6-8月)财报,营收仅为66.4亿美元,环比下降23%,同比下降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