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述视频B站播放量1250万,他说“我不是你想象的那种智障”

核心提示编者按:对于需要被关注的群体来说,“常常被看见”这件事很重要,因为看见是帮助和理解的前提。近日,新榜编辑部对话了“2022黄河奖-我是创益人数字公益创意大赛”多

编者按:对于需要关注的群体来说,“经常被看到”很重要,因为看到是帮助和理解的前提。

近日,新邦编辑部与“2022黄河奖——我是创艺人数字公益创意大赛”中的多个获奖公益机构和创意团队进行了对话,推出了一系列“创艺”内容。带着他们的故事和思考,我们希望您能和我们一起探讨,在内容产业发展的新阶段,如何输出直击人心、行之有效的公益内容。

本文为第三篇,带你走进轻度智障小哥哥的世界。

李世成的智商只有80分,离普通人的标准只差一点点,最终被认定为“轻度智障”。他的人生注定是“特殊的”,但他想告诉大家:“我不是你们想的那种智障。”

image.png

当轻度智障的弟弟李世成在镜头前侃侃侃侃而谈时,网友们不禁为他出色的表达能力感到惊讶,并调侃道“他说话比我快多了,我都开始怀疑自己了”。

图片

目前,中国有8500多万残疾人。很多人可能对这个庞大的群体有所片面的了解,比如不知道如何学习成长,如何融入社会。

哔哩哔哩因为这个原因找到了李世成,并把更多的人带进了他的世界。截止目前,智障人士月入过万的10分钟视频:《我不是你想的那种智障》在哔哩哔哩播放量超1250万次,点赞超47万,近日获得“2022黄河奖-我是创益人数字公益创意大赛”视频组金奖。

借此机会,新榜编辑部与《今日无故事》的经理Sam对话,讨论拍摄前后的细节,以及如何打破公益视频的圈子。

图片

“我喜欢送外卖的工作,因为没有人会侮辱我是智障”[S2/]

今年年初,山姆看到了李世成在哔哩哔哩接受采访的视频。小李做快递外卖小哥,没日没夜的跑,最高时一个月过万。谈起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他逻辑清晰,说话流利。这些表现似乎与他智障的身份形成了鲜明对比。

山姆希望发现他的故事,所以他试图给他发一条私人信息。没想到,小李很快就答应见面了。5月,Sam从北京来到小李的家乡上海,对他的第一印象是“很热情”

他骑着电动车来到办公室,笑着拿出一瓶他最喜欢的饮料,递给山姆。后来Sam跟着他去了工作场所,在公园里完成了采访和拍摄,前后用了3天左右。

image.png

视频中,小李平静地讲述了自己28年的成长经历。

他并非天生残疾,而是天生脐带绕颈,导致缺氧,导致智力低下,发育迟缓。他学走路和做算术比同龄人慢半拍。

因为学习进度跟不上,小学老师建议他报“随班就读”,可以减轻学业压力(融合教育的一种形式,旨在促进残疾儿童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

小李回忆说,上了正规课,老师公开宣称“他脑子有问题,他和你不一样,你不要和他争论”。听到这里,一些同学开始用异样的眼光看他。一开始是语言侮辱,后来在中学上升到肢体暴力。

后来小李转到了一所特殊学校。毕业找工作后,他做过电话客服、餐厅服务员、面包师,但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歧视,甚至被更信任的残疾同学骗去一家套路贷公司讨债。

现在他最喜欢的工作就是送货和快递,因为再也没有人侮辱他或者用残疾来伤害他了。

看过世界的阴暗面,小李依然热爱生活。视频中印象最深的一幕是小李在阻止残疾学生自杀时的“永远不要放弃希望”

"世界以痛苦亲吻我,但我以歌声回报."网友们被他的温柔感染,纷纷刷起弹幕鼓励他。萨姆在现场听到这些不平凡的经历,深受感动。

问山姆小李“你觉得自己被误判了吗?”

他说自己曾经这样想过,多年来一直在纠结要不要承认智障者的身份,但现在觉得自己已经和自己和解了。这不是缺陷,而是上天给了他机会,让他看到更多不同的人,让他更宽容,更有同理心。

对残疾人的偏见需要通过共鸣来打破

采访结束后,山姆看到了哔哩哔哩“黄河奖-我是一个有创造力的人”竞赛的征集活动。小李的故事正好契合了创新与公益的话题,于是决定做以公益为核心的视频剪辑。

为此,他删除了一些特别猎奇和吸引眼球的内容,更侧重于突出深层次的社会价值观。

就像视频最后表达的寓意一样,在山姆的帮助下,小李尝试着将无人机飞向天空空,他的人生可以越飞越高,被更多的人看到。

这段视频一周之内就登上了全台热门榜,评论区成了很多人的记忆树洞。一些人分享了自己的经历或目睹了校园暴力,另一些人则谈论了身边残疾人的生活。

图片

资料来源:哔哩哔哩

让小李意外的是,一个小学同学看到视频后联系了他。作为曾经的加害者,应该向他道歉。

山姆认为这是公益视频的影响力引起了公众的共鸣。这些共鸣点需要在创作中找到并放大。比如小李在校园遭受欺凌,作为当事人发言很容易得到关注和共鸣。

同时,选择合适的表达视角也很重要。不同于传统公益片的叙事风格,山姆采用了个性化的视角,让小李讲述自己的故事,而不是旁白。这种与观众的对话,可以更具体地展现残疾人群体真实而鲜为人知的一面,从而有助于改变很多人原有的偏见和误解。

真实深刻的故事往往最能打动人。其实,残疾人群体用自己的声音诉说遇到的困难和不公,一直是一个稀缺的内容。

“比如盲道,很多人平时看到了,但没必要用。如果一个健康的人问这个问题,可能大家都不会有太大的共鸣,但是如果一个盲人讲述盲道相关的问题,我想会得到更多的共鸣。”山姆说。

山姆本人是纪录片导演专业毕业,有多年的人物采访工作经验。他习惯让拍摄对象自己说话,隔着屏幕与人交流。

此外,不同内容平台的独特风格也影响公益视频的传播效果。

目前Sam以哔哩哔哩为主要创作平台,他认为相比其他短视频平台,哔哩哔哩的中长视频内容更大,能表达更完整更丰富的东西,适合展现公益人物的故事。

从认可到行动,“短视频+公益”能带来什么

视频发布到现在已经五个月了。这段时间,小李接受了很多媒体的采访,还受邀在公益活动上做脱口秀。他在个人账号上更新了自己的日常生活,希望让更多人了解残疾人群体。

另一方面,《今日无故事》刚创办不到一年,就出现了爆炸视频。这个视频的获奖也给了Sam继续创作的信心和bonus 的支持。他说这样可以改善创作初期入不敷出的状况,打算有机会跟着小李,用镜头记录更多不一样的人生。

据了解,“黄河奖-我是创意人”大赛所有获奖作品将通过朋友圈、微信官方账号等渠道的腾讯广告进行曝光,有助于打破公益内容的圈子。对于山姆这样的新创作者来说,这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激励。

与视频关联的公益项目“为残疾青年创造新生活”也受到广泛关注。这些捐款将通过社区活动、课程、社会实践和自主创业发展,帮助残疾青年提高身心成长、社会认知和就业创业能力。

“公益就是展示需要被看到的东西,但可能没有那么多被看到的机会。”

在萨姆看来,公众对智障者或者更广泛的残疾人群体有很多偏见,根本原因是知识不足,缺乏准确真实的信息。短视频是传递公益精神的有效渠道之一。【/s2/】传统的公益广告可能很专业,但离大众很远,而且是单向传播。而短视频形式更贴近用户,用户的互动意愿会更强。公益内容能以更有趣、更接地气的形式被大众接受,年轻用户可能会更感兴趣,更积极地参与公益活动。

虽然短视频可以有效解决残疾人相关的具体问题,但和落地政策一样,所呈现的社会现象和人物故事会让观众更加了解这个群体,并随着意识的进步推动公益行为的实施。

公益不能局限于行业小圈子,还需要各方参与。而短视频这种内容呈现方式,也为公益传播增添了新的活力。

今年,“黄河奖——我是创意人”大赛通过联动微信视频号、腾讯视频、Aauto快消、哔哩哔哩、小红书等视频平台的创作和传播资源,吸引了广告创意界、视频内容创作者、MCN机构等社会各界的参与。内容搭桥,公益变得人人可及。

在公益生态的不断创新中,善意的涟漪还在向外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