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蓄滞洪区?为什么要划定蓄滞洪区

核心提示最近大家都十分牵挂河北地区的洪涝灾情,官方介绍,截至目前,河北省已陆续启用7处蓄滞洪区,完成转移群众84.74万人。蓄滞洪区是防洪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洪水可以

  最近大家都十分牵挂河北地区的洪涝灾情,官方介绍,截至目前,河北省已陆续启用7处蓄滞洪区,完成转移群众84.74万人。蓄滞洪区是防洪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洪水可以临时贮存在河流两岸的低洼地区,或者湿地、湖泊。那么,什么是蓄滞洪区?为什么要划定蓄滞洪区呢?下面来了解下吧。

    什么是蓄滞洪区?

  河流两岸并不都是高地,也有地势较低的地区,过去只要涨水就容易被淹。随着人口增长,沿着河流筑起堤坝,这些地势较低的地区受淹的概率大大降低。慢慢地,一些低洼地被开垦成农田,有人居住,逐渐形成村落。

  在特大洪水发生的时候,要减轻下游城市的压力,就需要降低河道的洪峰流量。于是就设置了一些分蓄洪区,当洪峰经过分蓄洪区的时候,通过开闸或者把堤防扒开,将洪水引到这些大堤之外的区域里。

  历史上这些分洪过程可能是天然形成的,从前发大洪水的时候,这些区域也是会被淹的,只不过现在变成了蓄滞洪区。

  不过现有的堤防、泵站有效降低了这些地区受淹的概率。通常会给蓄洪区再建一个围堤,避免发生洪水之后,流入蓄洪区的水到处漫延。洪水在蓄洪区里被蓄滞起来,等河流洪峰过去、水位降低之后再把蓄洪区中的水排回河道里。

  蓄滞洪区是我国流域防洪减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防御历次流域大洪水中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基本保障了江河中下游重要城市和重要防洪地区的安全。

什么是蓄滞洪区?为什么要划定蓄滞洪区

       为什么要划定蓄滞洪区?

  不同河道的断面大小、深浅不一样,所以河道行洪的能力也不一样。当洪量超出河道的行洪能力时,河道就有可能洪水泛滥。

  为了提高河道的行洪能力,我们就沿着河道修筑堤防,相当于扩大了行洪的断面。但是堤防很长,我们无法确保每一处都能防住洪水。为了避免洪水泛滥,我们不得不进行全线防守,设置蓄滞洪区,就可以明确分洪的区域,减轻重点保护区的防洪压力。这样有计划被洪水淹没的区域就叫做蓄滞洪区,本质上是一种疏解河道全线防洪压力、分洪保重点的措施。

  流进蓄滞洪区的洪水,会在主河道水位下降后沿着原路返回,这个过程叫做“退水”。有些蓄滞洪区是在上游开一个分洪闸,同时下游也有一个退水闸,都能够把水退掉,这些区域中的洪水都是暂时停留。

       以上就是什么是蓄滞洪区?为什么要划定蓄滞洪区介绍了。希望上述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整理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Email:daydx@qq.com 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