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人承受极端通勤

核心提示通勤是工业化社会的必然现象。在19世纪以前,市民主要步行上班,但根据最新调查称全国有超过1400万人承受了60分钟以上的极端通勤,这是为什么呢?并且遭受极端通勤的还有近600万的35岁以下青年,具体情况和腾阅网小编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吧。 全国超1400万人承受60分钟以上极端通勤工作机会和居住成本的空间失衡,让职住分离成为大城市青年群体中普遍存在的生活模式。一份权威报告显示,去年,全国承受60分钟以上极端通勤的人口超1400万,32个城市的极端通勤比重在增加。其中,青年群体有近600

通勤是工业化社会不可避免的现象。在19世纪之前,公民主要步行上班,但根据最新调查,全国有超过1400万人必须通勤60分钟以上。为什么?并且有近600万35岁以下的年轻人承受着极端通勤的痛苦。让我们了解更多关于Tengyue.com·边肖的具体情况。

全国有超过1400万人忍受超过60分钟的极端通勤时间

工作机会与生活成本空的失衡,使得工作与生活的分离成为大城市青年群体普遍的生活方式。据权威报告显示,去年,全国有超过1400万人遭受60分钟以上的极端通勤,32个城市的极端通勤比例正在增加。其中青年群体近600万,占比超过40%。

29日,住建部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监测与治理实验室、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百度地图联合发布《2022年中国主要城市通勤监测报告》。

报告根据去年9月至11月中国44个有轨运行城市2.15亿城市居民和1.05亿城市从业人员的大数据职业和通勤样本,从通勤时间、通勤时间空和通勤流量9个指标呈现了中国主要城市的最新通勤画像。

报告指出,通勤距离在5公里以内是“快乐通勤”的最大门槛,其比例反映了居住在最近城市的人口比例。在去年监测的城市中,只有51%的通勤者能享受到“快乐通勤”,41个城市出现通勤幸福感下降;

而超过60分钟则被归为极端通勤,这反映了城市中工作与居住空的分离。在年度42个可比城市中,超七成城市增加了极限通勤比例,北京60分钟以上通勤比例最大,首次达到30%。

郑州是通勤间半径和平均通勤距离空年增长最显著的城市,但该市极端通勤比连续三年下降。除了郑州,极限通勤持续改善的城市只有四个,分别是深圳、南京、杭州、厦门。

北京有600多万人饱受通勤之苦

北京的“农民工”每天要经历全国最长的通勤时间。

报告显示,2021年,广州和深圳的平均通勤距离为9.4公里,同比大幅增长0.4公里。其中,北京的平均通勤距离为11.3公里,比去年同期增加了0.2公里,成为中国最长的城市。

单程通勤距离最长的背后,与城市间辐射范围广空、北京工作与居住分离度高、通勤交通效率低有关。

报告显示,2021年,北京通勤空规模最大,半径41km,比特大城市(北上广深)平均通勤半径长3km职住分离也是最令人担忧的。2021年,北京的职住分离达到6.6公里,是深圳的近3倍,也远超特大城市的职住分离平均水平(4.2公里)。

所谓职住分离度,是指居住地到最近就业地的距离。它是理论上可以达到的最小通勤距离,用来衡量城市中职业与居住空之间的供给匹配度。

事实上,“同城通勤近7公里”相当于一些跨城市的通勤距离。

根据北京市通州区规划,工厂路预计2024年建成,是北京城市副中心与河北北三县协同发展的重要交通基础设施。建成后可将河北大厂与背景城市副中心的跨市通勤距离缩短至4公里。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发布的《2021长三角城市城际通勤年度报告》显示,华侨是上海通勤规模最大的城市。居住在花桥的通勤者主要在上海郊区的嘉定区和青浦区工作,其中位于江苏和上海交界处的安亭镇是主要热点,平均直线通勤距离为8.31km。

地面公交网络不完善,地铁轨道覆盖通勤比例低,进一步加剧了北京的通勤压力。

报告显示,北京通勤人口45分钟公交覆盖率仅为30%,而另一个特大城市深圳接近60%。当时北京的轨道长度达到了855公里,但是800米的轨道只覆盖了20%的通勤。

“评价轨道交通建设质量,关键是通勤流覆盖。在轨道规模较大的城市,新增线路多为外围延长线,降低了轨道覆盖通勤的好处。”报告作者之一、中国规划研究院交通研究分院数据应用与创新中心主任傅凌峰告诉第一财经。

多重因素下,2021年,北京30%的通勤者单程耗时超过60分钟,极端通勤者比例较上年上升3%。从绝对值、增量和增长率来看,北京的极端通勤程度居全国之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来自编辑、整理、发布。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电子邮件:daydx@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