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欧洲出口天然气大提价

核心提示随着冬季的即将来临,欧洲的能源危机越来越严重,民众的焦虑感也急剧上升,而此时美国并没有对欧洲雪中送炭,而是借此机会大发横财,据了解,美国对欧洲出口的天然气大提价

随着冬季的即将来临,欧洲的能源危机越来越严重,民众的焦虑感也急剧上升,而此时美国并没有对欧洲雪中送炭,而是借此机会大发横财,据了解,美国对欧洲出口的天然气大提价,欧洲需要支付高于以往10倍的价格才能购买到美国的天然气。下面大家就和大销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美国对欧洲出口天然气大提价,美国卖给欧洲的天然气价格。

美国对欧洲出口天然气大提价

业内人士分析,今年冬季,欧洲要为天然气支付的金钱将达以往的10倍。

根据路透社援引金融市场数据提供商“路孚特”的数据,2022年1月至6月,美国向欧洲出口了390亿立方米液化天然气,占美国出口总量的68%。2022年的半年时间,美国出口到欧洲的液化天然气总量就超过了去年全年。

同时,据美国能源信息署数据,美国出口液化天然气的价格在今年7月达到每千立方英尺12.76美元,而去年同期为7.23美元,同比增长76.5%,而今年6月的价格为14.37美元,同比增长更是达到了119%。

据相关信息,美国能源公司只需要花6000万美元就可以将一艘液化天然气运输船装满,而欧洲的收购价已飙升到2.75亿美元,除去运输等成本,每艘船可以赚超过1.5亿美元。业内人士分析,今年冬季,欧洲要为天然气支付的金钱将达以往的10倍。

美国卖给欧洲的天然气价格

随着冬日临近,欧洲各国为能源短缺忧心忡忡。法国推出全国节能计划,号召民众减少热水淋浴时间,夜间彻底关闭处于待机状态的电子设备;英国多地计划无偿开放有供暖设备的图书馆等公共场所供民众避寒;在意大利,不少家庭甚至“穿越”回燃木取暖时代,提前为过冬囤积柴火。

乌克兰危机升级以来,欧盟追随美国对俄施加多轮制裁,但制裁引起的反噬效应反而令欧洲能源供应紧张,天然气和电力价格飙升。国际能源署警告说, 这个冬天欧洲将面临“史无前例”的天然气短缺风险。与此同时,美国却高价向欧洲出售天然气。据欧洲多家媒体报道, 美国公司每艘驶往欧洲的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可赚取超过1亿美元利润,让业内人士大呼“疯狂”。

一边是美国大发横财,一边是欧洲叫苦不迭。随着寒冬临近气温下降,美欧关系似乎也在遇冷。法国总统马克龙日前在巴黎的一场企业家大会上忍不住抱怨美国天然气太贵。 “我们要告诉我们的美国朋友,你们(向我们)提供了能源,但我们却要支付四倍的价格,看在友谊的份上,不能再这样下去了。”马克龙表示,在七国集团会议上要好好聊聊这个问题。

除了法国,德国也在抱怨“天价”账单。日前德国副总理兼经济和气候保护部长罗伯特·哈贝克也在专访中暗指美国等“友好”国家以过高的价格向德国供应天然气,借俄乌冲突发战争财。他还呼吁欧盟国家更加团结,与“友好”国家进行对话。哈贝克此前表示,因为要从俄罗斯之外的渠道购买天然气,能源成本高于以往,德国今年经济损失将接近600亿欧元,明年损失则可能接近1000亿欧元。

自今年2月底以来,能源危机导致欧洲能源价格飙升,以本币计算,欧洲的天然气价格涨幅超过100%。对于苦寻能源供应的欧洲来说,美国的天然气出口变得更为重要。金融信息服务提供商路孚特公司的数据显示,9月份,美国出港货船装载的液化天然气达630万吨,其中近70%都被运往欧洲。

欧洲深陷能源焦虑,美国供应商却赚得盆满钵满。比如,美国能源巨头埃克森美孚公司称,该公司今年二季度净收入为179亿美元,创下该公司有史以来最高单季利润,远超去年同期的46.9亿美元。而随着西方对俄能源制裁不断加码,加之近期发生“北溪”天然气管道泄漏事故,欧洲国家不得不增加美国高价能源的进口量,未来美国能源供应商攫取暴利的速度还可能进一步加快。

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说,美国人大发横财,欧洲人给他们付款的同时也让自己国家的经济失去竞争力。

能源价格飙升形成了危险的传导链,不仅为通胀“火上浇油”,还严重拖累经济前景。欧盟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欧元区9月通胀率按年率计算达10%,再创历史新高。欧洲经济的“火车头”德国也开始出现经济预警信号。德国央行日前发布预测说,主要受能源危机影响,德国经济今年第四季度和明年第一季度可能出现萎缩。

不仅如此,高昂能源成本正迫使不少欧洲国家的能源密集型企业减产或停产,令欧洲面临“去工业化”挑战。受能源价格暴涨影响,欧洲一些制造业企业近期被迫停产或决定将生产线外迁,荷兰最大铝业制造商代尔夫宰尔达姆科铝业公司日前宣布停产,欧洲最大化肥生产商挪威亚拉国际公司已关闭一座大型化肥厂。欧洲有色金属协会表示,欧洲一半的锌和铝生产已经处于停滞状态,欧洲金属冶炼厂面临生存威胁。德国伊弗经济研究所工业经济中心负责人奥利弗·法尔克说:“如果能源价格长期保持高位,一些行业将离开德国。”

更令欧洲人无奈的是,由于美国能源价格远低于欧洲,美国成为欧洲企业生产线外迁的重要目的地之一。据德国《商报》日前报道,仅美国俄克拉何马州就吸引了60多家德国企业前往投资扩展业务,其中包括汉莎航空、西门子、阿尔迪和费森尤斯,这4家公司最近累计扩大投资近3亿美元。

由于欧盟各成员国的能源需求、对供应商依赖程度以及能源结构各异,欧盟内部协调整体能源政策始终存在难以弥合的分歧。本月7日举行的欧盟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围绕能源问题展开磋商,但未达成任何具体成果。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表示,为应对当前不断攀升的天然气价格和电价,欧盟委员会将在未来几周拿出详细提案。她还说, 可以明确的一点是,待到明年春季天然气库存耗尽时,欧盟推动联合购气至关重要。

外媒:欧洲不满美国在危机中趁火打劫

据德国《慕尼黑信使报》网站10月7日报道,德国副总理兼经济和气候保护部长罗伯特·哈贝克对一些天然气供应商提出了异常尖锐的批评。这位绿党政治家说:“一些国家,甚至是友好国家,有时也哄抬价格。”他提到了美国的名字。

德国陷入能源危机,而美国水力压裂公司获利颇丰。天然气价格暴涨的获利者也包括美国和加拿大的水力压裂公司。这些公司在欧洲能源危机中赚得盘满钵满。

另据德国新闻电视频道网站报道,德国联邦议院议员克劳斯·恩斯特认为,德国经济在与美国的竞争中可能成为输家。

恩斯特说,欧洲的能源高价是德国公司的一大竞争劣势。他指出,早在俄乌冲突爆发前,美国就对德国受益于俄罗斯的廉价天然气感到不悦。现在,德国加大从美国进口昂贵的液化天然气,主要是美国公司从中赚取利润。“美国每向我们运来一油轮液化天然气,就能赚2亿欧元。”而德国公司不得不应对这一“明显的竞争劣势”。

又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报道,欧盟正敦促华盛顿重新考虑其新的绿色立法中的“歧视性”条款。欧盟官员越来越担心,这些规定可能促使欧洲企业将生产转移至美国。

欧盟委员会官员韦斯塔格在谈及美国新的《通胀削减法案》条款时说:“你不应该用这种方法来对付朋友,这是一个原则问题。我们认为这是一种不平衡的补贴。”该法案为促进电动汽车和其他绿色技术在美国本土生产提供大量激励措施。

欧盟官员担心,《通胀削减法案》中的政策不公平地歧视在美国以外生产的电动汽车,相当于违反了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他们也担心,美国的税收减免将令欧盟处于不利地位,并且促使企业将生产转移至美国。

外媒:欧洲深陷多重危机不堪重负

美国《纽约时报》网站10月7日发表文章指出,欧洲人正面临失控的电费账单和生产放缓,已经远高于正常的通胀也在进一步升高。

文章称,他们能否解决这一系列危机取决于欧洲能否团结起来。欧盟能否缓和并遏制迫在眉睫的衰退?他们能否保持反对俄罗斯的统一战线?他们在选举浪潮和极右翼势力抬头之前能否保持国内的政治稳定?

文章指出从目前情况来看,情况不太妙。

作为欧盟事实上的领导者和目前其最富裕的经济体,德国被指责把自身利益放在首位。因为德国的财富意味着可以在国家层面提供巨额国内补贴。批评者说,德国没有把降低整个欧盟的天然气价格作为优先考虑事项。

波兰总理莫拉维茨基批评说:“如果听任德国政府只对本国企业提供补贴,那么欧洲单一市场就会遭到破坏。”

就连一直试图弥合两个阵营分歧的法国总统马克龙也倡导在欧盟层面就能源价格采取联合行动。

马克龙说:“如果我们坚持自私和民族主义,我们就是白痴。”

德国总理朔尔茨反对这些批评。他说:“德国的做法是正确的……我们是一个经济实力雄厚的国家,所以才能做到这一点。”

西班牙《世界报》网站10日发表文章称,战争的疲劳、能源和经济危机,以及瑞典和意大利的选举结果可能会使欧盟“俱乐部”面临瘫痪并放弃雄心。

保加利亚政治学者克勒斯特夫认为,未来六个月或将是欧盟历史上最艰难的六个月。克勒斯特夫说,寒冷即将来临,能源和燃料价格飙升,利率上升,抵押贷款变得成本更高,锅炉和实体经济都在冻结,“内部紧张局势也在加剧”。

文章指出,欧洲的最大问题不是来自外部的威胁,而是来自内部的威胁。危及欧盟的不仅是通货膨胀或衰退,甚至也不是天然气供应的削减,而是它的内部弱点。大量累积的危机破坏了相互信任,越来越多的新上台政府的思想、心态和议程与几十年来提倡的话语、价值观和计划不相容。实践已经与理论格格不入。

文章称,欧洲在政治上不堪重负,在制度上陷入瘫痪。美国伙伴撤离阿富汗的行动给了欧洲一记耳光,欧洲经济也备受打击。现在的欧洲仍然受到内部裂痕的困扰,德国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像朔尔茨这样的总理一次又一次地令人失望。在瑞典和意大利最近的选举之后,陷入停滞的挑战名单中又增加了两个。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编辑整理发布,如有不妥之处,请与我方联系删除处理。QQ:1585958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