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桃爷爷,小而美的典范

核心提示不仅仅我们大陆的产品深受欢迎,其实中国台湾地区的产品,也是我们的首选之一,比如樱桃爷爷,这个牛轧糖,让我们深爱不已,所以下面就来看看樱桃爷爷,小而美的典范。钟耕宏研发新的牛轧糖配方,投入数万元购买机器,打起与其他品牌的差异化竞争。樱桃爷爷从不走平价路线,接近100元500克的价格,在牛轧糖同类产品中属于高端产品。樱桃爷爷在大陆的电商之路走了7年,到2015年销售量过6000万。一对再平凡不过的台湾夫妇,以30多岁的“高龄”双双辞掉白领工作,抵押房子、卖掉车子,白手起家成为手工匠人,做起了牛轧糖。半年后,他

不仅仅我们大陆的产品深受欢迎,其实中国台湾地区的产品,也是我们的首选之一,比如樱桃爷爷,这个牛轧糖,让我们深爱不已,所以下面就来看看樱桃爷爷,小而美的典范。

钟耕宏研发新的牛轧糖配方,投入数万元购买机器,打起与其他品牌的差异化竞争。

樱桃爷爷从不走平价路线,接近100元500克的价格,在牛轧糖同类产品中属于高端产品。

樱桃爷爷在大陆的电商之路走了7年,到2015年销售量过6000万。

一对再平凡不过的台湾夫妇,以30多岁的“高龄”双双辞掉白领工作,抵押房子、卖掉车子,白手起家成为手工匠人,做起了牛轧糖。

半年后,他们创业遇阻被迫关店,手上剩余不足2万元;因为相信努力坚持总会拔云见日,三个礼拜后倔强再次拉起铁门,重组团队;一两年之后甚至还有人不相信两人仍在创业,不是商人做事风格的他们一直不被看好经商能够获得成功。

尽管如此,年复一年,他们仍将大量时间“浪费”在研发室和农产品产地,每年开车绕台湾六圈寻找新鲜食材;投入千万元打造世界级标准的工厂,改善制作环境、提高食品安全性。

他们是“樱桃夫妇”。由于长相酷似樱桃小丸子的爷爷,又待人友善,丈夫钟耕宏被称为樱桃爷爷,妻子邱采翎自然成为樱桃奶奶,两人携手“樱桃爷爷”品牌走过11年。

如今,樱桃爷爷牛轧糖品牌甚至远销海外,另有南枣核桃糕、凤梨酥等拳头产品。联合创始人邱采翎告诉《天下网商》:“2014年,樱桃爷爷第一次参加双11即获得单日成交量200万,2015年天猫年中促成为进口牛扎糖类目第一,线上年销额超过6000万,占到总量的三分之一。”

这是一个小而美台湾品牌的进化史,更是中小卖家们的励志范本。

从金领到匠人,抵押房产也要创业

樱桃爷爷

樱桃爷爷

在成为一名手工匠人之前,钟耕宏是台湾一家公家银行有着十余年从业经验的金融精英,由于喜欢烘焙,钟耕宏辞职进入谷物研究所从零开始学习手艺。

学习两年之后,来自于房产抵押的启动资金,自认为手艺过关的钟耕宏校长兼撞钟开起一家烘焙店,以经营面包和蛋糕为主。

从做面包到牛轧糖却是无心插柳,2006年春节期间,稍有空闲的钟耕宏重新拾起此前做过牛轧糖的手艺,因为一位朋友在网上的一次吆喝,以及之前零散积累的口碑,没想一个多礼拜时间便有了2000多个订单。这让樱桃夫妇措手不及,因为来不及供应,两位不得不停止接单,躲到仓库加班加点完成订单。

这或许是新的商机。在台湾,牛轧糖是过年过节才会有的伴手礼,虽然台湾的市场需求不小,但品牌竞争更大。

由于此前谷物研究所的理论知识储备,钟耕宏投入数万元购买机器设备在家就地搭起实验室,致力于研发新的牛轧糖配方,与其他品牌差异化竞争。比如用营养更为丰富的杏仁取代当时台湾普遍的花生口味、用台湾小农产品制作出更为丰富的口味。

如果说此前还只是作坊式的生产与经营,2014年之后,樱桃爷爷有了更大的野心——开设属于自己的工厂。

“一定可以。”在这一声决心之下,他们开始密集寻找,一个月之后便找到合适的场地,11月份正式从原先只有170坪的大型厨房搬到正规生产车间。不到一年,因为公司发展需要,厂房升级至1000坪。

樱桃爷爷花了近千万人民币投资厂房建设,以达到国际标准化组织和HACCP认证。并不是因为资金闲置,而是希望能够给员工更好的环境,在更卫生、条件更好的环境中生产。

每年绕台湾六圈找食材

樱桃爷爷从一开始就不走平价路线,接近100元/500克的价格在牛轧糖同类产品中属于高端产品。至于为何卖得这么贵,邱采翎介绍,樱桃爷爷在研发产品时通常以优质食材先行,之后才考虑利润。

一次经历也让他深信食材是保证品质最关键的一环。“当时做出来的牛轧糖有一股油蒿味,后来发现是用了快过期的花生导致。原材料要是不好,手艺再好也没用。”

从那之后,钟耕宏开始亲自去产地找原材料。一开始由于还要兼顾店里不敢跑太远,最多也就到新竹等一个多小时车程的地方当天来回,后来逐渐拓展至台中、台南等地的小农场,发掘更多优质食材。

有趣的是,樱桃夫妇还会现场采访农户、拍摄农家采摘、制作农产品视频作为纪录,把控食材安全性的同时,体验农家的生活,感知每一样食物的来源。

樱桃爷爷

樱桃爷爷

“如果没有去,是不会知道食物得来这么不容易。通过了解产地、生长环境以及采买的情况,从而教育消费者,真正好的产品吃到嘴里是慢慢散开的天然味。”

七年从进货5000元到销量过6000万

一个原先并不大众的台湾牛轧糖品牌,要抓住中国大陆吃货的味蕾和品牌认可其实并不容易。而从一开始只进了5000元的货,到2015年销售量过6000万,零售占比70%-80%,樱桃爷爷在大陆的电商之路走了7年。

2008年,当樱桃爷爷决心试水电商的时候野心勃勃。一方面,组建团队开了第一家淘宝店,另一方面为了快速推广品牌,樱桃爷爷想重点走分销形式,通过找大流量的代理商将牛轧糖推向市场。在几个礼拜的时间内,邱采翎四处拜访多位线上商家谈合作,可是由于品牌并不是很出名,单价又不低,被大多数商家拒之门外。

邱采翎与运营总监王小维都意识到,“只有自己将品牌经营起来,才有品牌说服力。”樱桃爷爷随即转型为零售,将重点放在经营淘宝店上。

一年之后,淘宝店开始有了起色,成为进口糖果类目下的TOP5。此时,一些卖家开始主动找到樱桃爷爷想要成为代理商。觉得是时候了,厦门分公司又重新组建批发团队,管理这批线上代理商。

樱桃爷爷合作过的分销商已有500多家,挑选标准则是首先看经营客户群,倾向于中高端消费人群,其次看价值观,要为消费者同时提供好的产品和服务。不过,一些商家着眼于短期利益开始打起价格战,意识到多而乱的渠道拓展模式反而对品牌伤害很大,樱桃爷爷因此逐渐提高商家代理门槛,并将中心转移到天猫店的授权上。

以上就是关于樱桃爷爷的品牌故事和文化了,关于樱桃爷爷的内容还很多,暂时就不一一介绍了,如果还想了解的话,那么到官网上继续了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