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宝剑的铸造者是谁 龙泉宝剑的特点有哪些

核心提示提到古代的宝剑,很多人都是非常感兴趣的,特别是一些男生,对于宝剑更是痴迷,而古代著名的宝剑,我们知道有越王剑,还有龙泉宝剑。那么,大家知道龙泉宝剑的铸造者是谁吗?龙泉宝剑的特点有哪些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龙泉宝剑什么是龙泉宝剑龙泉剑,又名龙渊剑,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距今有二千六百多年,是中国古代名剑,诚信高洁之剑。传说是由欧冶子和干将两大剑师联手所铸。相传欧冶子和干将为铸此剑,凿开茨山,放出山中溪水,引至铸剑炉旁成北斗七星环列的七个池中,是名「七星」。剑成之後,俯视剑身,如同登高山而下望深渊,飘渺而深邃仿

提到古代的宝剑,很多人都是非常感兴趣的,特别是一些男生,对于宝剑更是痴迷,而古代著名的宝剑,我们知道有越王剑,还有龙泉宝剑。那么,大家知道龙泉宝剑的铸造者是谁吗?龙泉宝剑的特点有哪些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龙泉宝剑

龙泉宝剑

什么是龙泉宝剑

龙泉剑,又名龙渊剑,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距今有二千六百多年,是中国古代名剑,诚信高洁之剑。传说是由欧冶子和干将两大剑师联手所铸。

相传欧冶子和干将为铸此剑,凿开茨山,放出山中溪水,引至铸剑炉旁成北斗七星环列的七个池中,是名「七星」。剑成之後,俯视剑身,如同登高山而下望深渊,飘渺而深邃仿佛有巨龙盤卧。是名「龙渊」。故名此剑曰「七星龙渊」,简称「龙渊剑」。

唐朝时因避高祖李渊讳,便把「渊」字改成「泉」字,曰「七星龙泉」,简称「龙泉剑」。

龙泉宝剑的历史渊源

「龙泉剑」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距今有二千六百多年。

《越绝书》载:春秋时欧冶子凿茨山,泄其溪,取山中铁英,作剑三枚,曰:「龙渊」、「泰阿」、「工布」。

南宋‧何澹《龙泉县志》载:「近境有剑池湖,世传欧冶子於此铸剑,其中一号龙渊。」

《越绝书·外传记宝剑》又载:楚王曰:「何谓龙渊、泰阿、工布?」风胡子对曰:「欲知龙渊,观其状,如登高山,临深渊;……」

《晋书·张华传》记载;「吴之未灭也,斗牛之间常有紫外紫气。及吴平之後,紫气愈明。华闻豫章人雷焕妙达伟象,乃要焕宿,因登楼仰观。华曰:『是何祥也?』焕曰:『宝剑之精,上彻於大耳。』华曰:『在何郡』?焕曰:『在豫章丰城。』华即补焕为丰城令。焕到县掘狱屋基得一石函,中有双剑,并刻题,一曰龙泉,一曰太阿。焕遣使送一剑与华,留一自佩。」

另外此剑曾为李渊的佩剑,李渊死後随李渊葬於献陵,也有传说李渊曾将此剑传於太宗李世民,後与李世民一起葬於昭陵。

龙泉宝剑的铸造者是谁

鼻祖欧冶子是春秋末期、战国初期越国人,是龙泉宝剑的创始人。

欧冶子诞生时,正是东周列国纷争时期。他发现了铜和铁性能的不同之处,冶铸出了第一把铁剑——“龙渊”,开创了中国冷兵器之先河。史载他为越王铸了湛卢、纯钧、胜邪、鱼肠、巨阙五剑,是中国古代铸剑鼻祖。

1956年,浙江龙泉组织宝剑艺人,先后成立宝剑生产小组、宝剑生产合作社和龙泉宝剑厂。龙泉宝剑曾被选为国礼赠送给外国元首和友人。上世纪80年代前,龙泉市内只有龙泉宝剑厂独家生产的宝剑被称为“龙泉宝剑”。

龙泉宝剑的特点

君不见昆吾铁冶飞炎烟,红光紫气俱赫然。良工咨嗟叹奇绝,铸得宝剑名龙泉。龙泉颜色如霜雪,良工咨嗟叹奇绝。琉璃玉匣吐莲光,错镂金环映日月。正逢天下无风尘,幸得周防君子身。精光黯黯青蛇色,文章片片绿龟鳞。非直结交游侠子,亦曾亲近英雄人。何言中路遭弃捐,零落漂沦古狱边。虽复尘埋无所用,犹能夜夜气冲天。

这首诗生动地描写了龙泉宝剑的艺术特色。武则天看后大加称赞,《宝剑篇》成了郭震的名作,流传至今。

在很早以前,我国的金属冶炼和铸造工艺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现代出土文物资料也可以证明。1956 年,湖北省发掘楚墓时,曾发现欧冶子铸造的两把越王剑,虽在地下埋藏了两千多年,但仍然光彩夺目,锋利无比,毫无锈蚀。

龙泉宝剑,在长期的发展中,经过历代铸匠的钻研,精益求精,在产品的质量上形成了五大特色:

1、坚韧锋利

1978年,在我国工艺美术界两次全国性集会上,龙泉宝剑的制作艺人曾当众演示。他用一把龙泉宝剑,不费力地将叠在一起的六个铜板劈成两片,而剑刃不卷。

2、刚柔相济

古代的龙泉宝剑用生铁铸造,用中碳钢铸造,加之淬火工艺恰到好处,使中碳钢具备了弹簧钢的特性。如将一把薄型宝剑卷成一个圆圈,束在腰中,像系裙的腰带。解开后,宝剑挺直如故。

3、寒光逼人

龙泉境内有一种名叫"亮石"的磨石。在这种石头上磨制出来的宝剑,寒光闪闪。龙泉宝剑全靠手工磨光,从粗磨、细磨到精磨,往往要花数日甚至数月之久,一旦磨出,青光耀眼。

龙泉宝剑

龙泉宝剑

4、纹饰巧致

剑身上刻有七星标志和飞龙图案。在剑身上刻花,也是龙泉剑的一项绝技。剑工们一不用彩笔,二不照图样,只用一把钢凿在宽不盈寸的剑身上刻凿,刻好后浇上铜水,经铲平加磨,飞龙图案,生动自然,永不消失。

龙泉宝剑在古代大都无鞘。用当地特产的花梨木制作剑鞘及剑柄。这种花梨木,质地坚韧,纹理秀美,古色古香。再饰以银、铜,更使龙泉宝剑锦上添花。

龙泉宝剑的工艺装饰

龙泉剑从原料到成品须经炼、锻、铲、锉、刻花、嵌铜、冷锻、淬火、磨光等20多道工序。传统的手工磨光包括粗磨、细磨、精磨(用当地特有的亮石磨光),使宝剑寒光逼人。龙泉剑选用优质钢材,经过锤炼及热处理后,具有弹簧钢的特性。

龙泉剑装饰独特。剑身除镌刻以龙凤、七星图案外,有的还刻有剑主姓名以作纪念。剑鞘、剑柄以当地特产的梨木制成,纹理美观,不翘不裂,并镶以银、铜镂花饰件,古朴、庄重。

龙泉宝剑的历史地位

由于龙泉剑的名气太大,而且据说欧冶子是在河南舞钢市(古时称柏子国)铸成此剑。早在汉代,它就被尊称为“宝剑”,成为封建王朝皇帝赐给爱臣的“尚方宝剑”。大臣执此“尚方宝剑”,可以“先斩后奏”。它也是王公贵族用来进贡、赏赐、馈赠的珍贵礼品,用以炫耀自己地位和权势的标志。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龙泉宝剑锻制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浙江省龙泉市沈广隆剑铺的第四代传人沈新培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2012年,龙泉市龙泉宝剑沈广隆(壬字号)剑铺因“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缘故,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调整名单。此外,还有省级传承人陈阿金、季长强、张叶胜、周正武、郑国荣。市级传承人陈栋、汤汝平、郑伟平。龙泉宝剑厂更被评委“龙泉宝剑锻造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

龙泉宝剑的相关典故

故事一

此剑铸造技艺固然精湛,但它的闻名还在于一个无法知道真实姓名的普通渔翁:鱼丈人。

春秋时,名将伍子胥因奸臣所害,亡命天涯,被楚国兵马一路追赶,荒不择路,逃到长江之滨,只见浩荡江水,波涛万顷。前阻大水,后有追兵,正在焦急万分之时,伍子胥发现上游有一 条小船急速驶来,船上渔翁连声呼他上船,伍子胥上船后,小船迅速隐入芦花荡中,不见踪影,岸上追兵悻悻而去。

渔翁将伍子胥载到岸边,为伍子胥取来酒食饱餐一顿,伍子胥千恩万谢,问渔翁姓名,渔翁笑言自己浪迹波涛,姓名何用,只称:“渔丈人”即可,伍子胥拜谢辞行,走了几步,心有顾虑又转身折回,从腰间解下祖传三世的宝剑:七星龙渊,欲将此价值千金的宝剑赠给渔丈人以致谢,并嘱托渔丈人千万不要泄露自己的行踪,渔丈人接过七星龙渊宝剑,仰天长叹,对伍子胥说道:搭救你只因为你是国家忠良,并不图报,而今,你仍然疑我贪利少信,我只好以此剑示高洁。说完,横剑自刎。伍子胥悲悔莫名。——故事见于《吴越春秋》。

故事二

西有西岳华山,东有东华山(丰县境内)。东华山虽然不大,但也奥妙神奇。前山里有金磨,后山(也叫龟山)会屙元宝。山里风景优美,变幻无穷,什么“仙人洞”、“飞来石”、“松崖滴翠”......是游人观景玩乐的胜地。更有老龙泉一眼,日夜从石洞中流出潺碧水,山中古树野花,景色如画。

老龙泉虽然不大却很深,有人将脖子上系了红绸、做了记号的一群鸭子赶进老龙泉洞里。仨月后,这些鸭子竟出现在东海里。因此人们说华山的老龙泉直通东海里的老龙宫,虾兵蟹将和镇海小龙也曾在华山的老龙泉出没。老龙泉不是个凡地方。

少年刘邦常到这里来游玩。他几次都见一白发老翁在老龙泉边叮叮当当地打铁,而且每次总是烧打那块半截砖似的铁。刘邦感到奇怪,问老翁道:“老爷爷,您为啥总是烧打这块铁?”老翁看了他一眼说:“刀在石上磨,钢在火中炼,不经千百次锤炼,怎能成块好钢?”刘邦又问:“您要锤炼多久?”“七七四十九天。”刘邦听了感到惊奇,又问道:“老爷爷,您炼了这块钢做什么用?”老人告诉他:“要打一把剑,送给皇上。”

刘邦一听,把嘴一撇道:“哼,您敢把杀人之物送给暴君呀?还不如送给我呢!”老翁笑道:“不是送给当今的皇上,是一位未来的真龙天子......”刘邦自幼爱武,渴望得到一把好剑,就不假思索地说:“我就是未来的真龙天子,打好就送给我吧......”老翁哈哈一笑:“你这孩子,胆子不小啊......”刘邦说:“当今的皇帝老儿也没啥可怕的。”老翁微微点头,说道:“嗯,打好这把宝剑,就送给你。”刘邦高兴地说:“老爷爷,我谢谢您啦!您什么时候能打好啊?”老翁与他约定了时间,并叫他独自一人四更到、五更回,要试试他的胆量。刘邦谢过老翁回去了。

按约定时间,刘邦独自一人摸黑翻山来到老龙泉边,见老翁正在灯下等候。刘邦问:“宝剑做好了吗?”老翁笑道:“你看!”说着从红绸里取出,抽掉剑鞘,只见那剑刃、剑端如空中闪电,光芒四射,寒气嗖嗖,实属世间罕见的宝剑。

老翁将剑插入鞘内,递给刘邦说:“相中了吗?”刘邦喜出望外,双手接过道:“太好了!”磕头谢过老翁。他又看看柄,只见上面雕着一条龙,并有“龙渊”二字。老翁说:“你试试如何?”刘邦抽出龙泉剑,舞了一通,老翁连连点头称赞,并交代说:“你要好好带在身边,将来定有大用。”说罢递给刘邦一封书信。刘邦接过,只见上写着:

“斩妖避邪杀贪官,除暴安良万民欢。有朝一日登龙位,要靠三尺龙渊剑。”

刘邦转脸看老翁,老翁已无影无踪了。

后来,刘邦在芒砀山斩蛇起义,就是用的这把龙渊宝剑。

(讲述:孙景先 记录:邓贞兰 采录时间和地点:1980年于丰县文化馆)。

故事三

诸葛青云所著武侠小说《武林三凤》中,「龙泉剑」原为「白骨教」教主「阴风羽士」毛一清的佩剑,毛一清死後,由女主角「白凤」独孤贞转赠於男主角「琴剑游龙」诸葛宽。

龙泉宝剑的铸造者是谁?在上文中,小编为大家做了简单的介绍。其实,龙泉宝剑在历史上是非常有名的,而且现在也是被大家所熟悉,大家如果要详细了解的话,可以到博物馆去看看实物,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