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对家居卖场的影响

核心提示疫情当下,局势风云变幻,家居卖场机遇与挑战并行。在2022年上半年,许多大城市的家居卖场纷纷响应政策号召,进入闭店状态。据国家统计局官网显示,截至2022年4月,本年全国家具类商品零售额是450亿元,同比下降8.9%。直到近日,随着疫情状况的逐渐转好,北京、上海等城市的大部分卖场才逐渐复业。不过,在疫情期间,这些卖场积极探索着未来新路,以应对新时代给予的挑战。其中以“一上一下”两大策略最为突出,“上”,即去到线上,强化网络销售渠道;“下”,即主动出击,下沉到疫情不太严重的中小城镇市场。上:开拓线上渠道,展

目前疫情在变化,家居卖场的机遇和挑战是并行的。

2022年上半年,很多大城市的家居卖场已经响应政策号召,进入关店状态。国家统计局官网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4月,今年我国家具产品零售额为450亿元,同比下降8.9%。直到最近,随着疫情的逐渐好转,北京、上海等城市的大部分门店才逐渐恢复营业。

然而在疫情期间,这些店铺积极探索未来的新出路,迎接新时代赋予的挑战。其中,“上上下下”两种策略最为突出。“上”即走向线上,强化线上销售渠道;“下”,即主动出击,下沉到疫情不太严重的中小城镇市场。

:开拓线上渠道,开展数字销售

网上销售是家居卖场尤其是大型卖场在风险和竞争中选择的一道城墙防线。这个销售渠道带来的流量极其可观。"在收盘时间,网上订单量出现了超过300%的激增."北京三环家电卖场一位店长说。在众多营销模式中,“直播+”系统是众多家居企业的首选。近年来,经过不断的尝试和实践,该系统已经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和内容营销的必要场景。未来,网络直播可能会成为一种标准化的营销模式。

为此,宜家选择签约第三方直播平台万师傅,建立“个体户+万师傅”的服务模式,蓝景。除了直播,线上渠道也为家居企业提供“互联网+”的运营模式。通过线上运营和技术协助,蓝家可以把家装体验馆搬到线上,开启网购时代,为消费者提供家居解决方案,简化装修。更何况,居然之家对线上销售渠道的拓展有着更高的期待。其东沃App搭建了家居卖场、经销商、消费者之间的桥梁,在5月北京北四环店闭店期间,帮助品牌完成订单1438笔,实现销售额3367万元。这款APP让客户可以不受地域障碍和时间限制,在线沟通、选货、签单,解决了疫情期间客户对家的迫切需求,优化了客户体验。

接下来,线上渠道建设成熟后,无论疫情如何,家居卖场都会采取线上线下渠道并行的方式,推动行业创新,打通各个环节的数字化;同时,不要忘记你的主动精神将继续为客户提供更全面和更好的体验。

:进入下沉市场,寻找全新的机会

下沉市场是另一个潜力无限的领域。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国有4万个乡,6.6万个村,县乡人口占中国总人口的近70%。而且全国农村和城镇自建房面积已经超过15亿平方米。在这些土地上,家庭需求也非常强劲,但供应仍然不足。业内人士建议,在市场下沉的情况下,家具下乡和国家城镇化政策将继续刺激居民需求。其次,返乡热潮也增加了家乡市场的客源,乡镇家乡市场的消费能力和客单价将继续上升。因此,在布局一线城市后,很多家居卖场都将目光投向了下沉市场,采用在当地开店或者升级原有门店的方式,寻求品牌销售的突破。

5月底,红星美凯龙将广西柳州店升级为“体量超大、品类最全、品牌结构最优、辐射范围最广、定位最高、客群最广、生态最强”的广西1号店;同期,欧亚达家居在湖北省京山县盛大开业。疫情期间,由于人员流动少等原因,下沉市场的城镇受疫情影响相对较小,使得家居卖场在下沉市场上一层楼就受到关注。有业内人士表示,在此之后,下沉市场会发展得越来越好,而企业需要找到更接地气的运营模式来拉近客户的心。

虽然现在很多家居卖场面临困境,但是家居卖场企业的成长空间还是很大的空。创新是生存的必要条件。当挑战来临时,企业不应该观望,而应该用高频的活动来抢市场,给自己创造更多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