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日产小米营销:打破沟通边界,让-「跑」入人心

核心提示汽车营销从不缺挑战。声量?必答题。汽车行业是「广告大片」的高频产出行业,但反观效果,同质化的单一曝光无论是给消费者留下的品牌认知,还是随之而来的线索转化,都不算理想。当下,随着信息越来越庞杂,消费者越来越追求个性化,汽车品牌想要真正定向击穿圈层用户,并深入传递产品亮点,仅靠广而泛的触达明显已经不够,无疑还需要与圈层用户达成更精细化的沟通。在这个“万物皆可种草”的时代,更容易被消费者“买账”的沟通正在指向以圈层社区为平台的社交传播。尤其是在汽车消费生力军愈发年轻化的大趋势下,原本以大曝光+垂直媒体渗透为主的

汽车营销不缺挑战。

音量?必答。汽车行业是一个“广告大片”的高频生产行业,但另一方面,同质化的单一曝光并不理想,无论是留给消费者的品牌认知,还是后续的线索转化。

在这个“万物皆可种草”的时代,更容易被消费者“收买”的传播指向的是基于圈子社区的社交传播。尤其是在汽车消费新生力量年轻化的大趋势下,原本以大曝光、垂直媒体渗透为主的传统营销模式受到了挑战。

面对变化和挑战,汽车品牌该如何适应?如何建立有效的链接与用户沟通?如何打造年轻用户更喜欢的内容和热点?

在以“电驱动技术不充电”为核心关键词的东风日产e-POWER上市之际,小米营销利用小米社区这一科技圈高度活跃的阵地,通过热点带痛点的讨论、亮点带亮点的讲解与引爆、长尾带长尾的扩散与沉淀三个步骤,完成了一次成功的社区营销实践。不仅帮助e-POWER在科技界树立了强大的技术意识,也为品牌内容资产的拓展升级提供了新思路。

第一个项目符号:热点讨论痛点

在社区做营销,什么样的内容能引发事件式的自传播?

除了符合社群生态的内容调性和粉丝属性,还需要引起用户的共鸣,戳中痛点。基于这个原理创作的内容自然会事半功倍。这一次,小米社区正好从容易引起用户共鸣的出行痛点“吐槽”入手,以更具可读性的互动帖子,掀起米粉的参与热潮和话题度。

品牌是否真正融入了一个舆论室空用户是否愿意评论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本次活动帖子的互动评论超过7.5w,高参与度也证明了硬核科技米粉与前瞻科技加持的e力有着高度契合,而原生话题则打造了更为顺畅的品牌融合。

“米粉参与度高,可以说说自己的痛点”[h/]

同时,本次活动,e-POWER联合小米社区,创造性地将“试驾名额”作为参与奖品的互动帖子。最后根据评论热度和质量选出三位米粉代表,以此加深米粉与e力的强强联系,同时也为e力接下来的亮点解读充分预热。

除了搭配的米粉代表,本次活动还特别邀请了自带流量的小米社区科技KOL进行联合互动。KOL在痛点互动帖下参与讨论,埋下“城市交通挑战大旗”,预热后续深度内容输出,打造科技米粉期待。

第二弹:深度内容击穿认知

引起痛点关注,自然有解决痛点的办法。

前期预热成功收获大量社会声音后,接下来的内容解读无疑是深植草的关键一步。什么样的内容可以一击即中?肯定没有比接下来的经历更真实的了。

评测视频在小米社区等社交平台发布后,迅速得到广泛关注和话题讨论。

另一方面将e动力与社区米粉的城市交通痛点场景联系起来。通过米粉跨城通勤、城市带娃、堵车三个真实场景,呈现e电的无痛城市出行体验,带出其“全时电驱”、“高效发电”、“闪充闪充”的技术亮点,引起社区米粉的共鸣,充分展现“米粉e电的真实城市生活”。

“米粉试驾体验社区发布”[h/]

过去对于很多汽车品牌来说,往往都是深耕汽车垂直领域。然而,随着汽车消费群体的年轻化和多样化,品牌不得不进一步扩大其品牌辐射范围。

e-POWER选择小米社区这个硬核科技青年聚居地,也是一次跨圈层、多圈层营销的尝试,通过“对口”内容收获更多潜在目标TA关注。

第三弹:长尾扩散和用户沉淀

一次营销活动的影响是有限的,甚至是一次瞬间的爆发,而社群营销的优势之一就在于长期的运营。长期的传播往往伴随着品牌兴趣用户的沉淀和品牌资产的扩张。

在此次合作中,小米营销也帮助e-POWER在建立声量和内容的基础上,继续完成社交资产的积累和聚合。

一方面,小米社区同步推出“回顾聚合帖”活动,收录米粉的热点讨论痛点和真实经历,持续邀请米粉参与互动,实现长尾扩散,延伸e力多维城市的普遍优势。

“查看聚合帖子以继续热门话题”

另一方面,此次合作的小米营销还在社区中为品牌设立了“官方内容聚合阵地”,全面聚合KOL和米粉产出的精彩内容,通过小米营销矩阵进行全方位导流,覆盖用户24小时生活全场景,实现e力认知的持续裂变。

“官方内容聚合位置”[h/]

对于品牌来说,一个由内容引发的社群共鸣,可以让他们有更深的品牌认知。同时,优质的社区内容营销也满足了社区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未来,小米营销还将继续探索更具创新性的营销模式,为客户提供长期价值,为他们创造更好的服务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