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搭建 App 的外部增长体系(怎么推广app下载)

核心提示今天要分享的主题是《如何搭建 App 的外部增长体系》,将从底层逻辑、实践实操的两个角度讲讲一款 App 是怎么从零用户到几万日新增的。有一种说法“金融>电商>游戏>App"很有意思。离钱越近的生意,在流量获取的玩法套路都是最野最尖的(其实

今天要分享的主题是《如何搭建 App 的外部增长体系》,将从底层逻辑、实践实操的两个角度讲讲一款 App 是怎么从零用户到几万日新增的。

有一种说法“金融>电商>游戏>App"很有意思。

离钱越近的生意,在流量获取的玩法套路都是最野最尖的(其实还有比金融更野的,你猜猜看),这类生意都有个共同特征:流量+变现模型

顺着这个思路,如果你的生意需要获取流量,多在该链条的上游下游看(App 算是偏下游),都会有所启发。

即便你做的是线下生意,相信我(我做过 2 年的线下生意),文中的一些观点也能助你实现“降维打击”。

全文大纲:·App 产品设计:目标用户、核心功能、传播功能

·判断渠道的四大原则

·人找信息:SEO、ASO、安卓应用市场

·信息找人:信息流广告、QQ 空间、微博/贴吧/豆瓣

·人找信息&信息找人:抖音、快手、知乎、小红书

【App 产品设计】为什么明明是讲推广,还要讲产品设计?

没错,产品功能的设计越清晰、越独特、越有价值,推广时手中才有武器,才能驰骋疆场。这是很多公司忽略的点,切勿抛开产品谈推广。

1、目标用户

只有目标用户确定清楚,你才知道要去哪里找到他们。

2、核心功能及传播功能

核心功能,解决目标用户的核心需求,产品一般会在此投入最大,此文不做重点讨论。

这里我重点想谈下,传播功能。这个词是我捏造出来的,顾名思义,为了传播打造的功能。有点像做引流有一个叫“钩子”的概念,但又不尽相同。

如果把产品功能比作“做菜”,做菜讲究色、香、味俱全。

核心功能是味道好不好吃,最重要,味道好吃就能持续留住客户,有口耳相传。

而传播功能(含 UI 交互)是色与香,这点同样重要。这是给用户的第一观感和印象。菜色好,我看着就想吃,味道香,我才能闻着味道找到这家餐馆。

(友情提示:UI 和交互,切记不要自 high、吹毛求疵。因为你的审美未必是你目标用户的审美,你精心设计的交互,很可能大部分用户 get 不到,甚至不会操作。其实,国民级产品的交互一定是极其简洁的,基本只有点击操作,UI 也是中庸妥协的,需要照顾大部分人的审美。)

传播功能未必真的有用,但需要能传播,换句话说,该功能就是围绕传播去打造的。

我总结能传播的功能是,切中用户的底层情感。可能是看起来炫酷、感觉很温暖、感觉很有意义、我也想要这样的效果。这点和自媒体爆文的写作思路有点像。

像上古的脸萌、足记,到现在抖音的各种特效、faceu 的各种滤镜,我都定义为传播功能。

传播功能切的用户,一定要是你的目标用户,要与核心功能相结合。不然竹篮打水一场空。

脸萌、足记、魔漫相机,很多公司传播功能做的极其优秀,但昙花一现,没能持续留住用户,没有与核心功能相结合。

抖音当年靠跳舞机等特效道具,积累了第一波用户,当年抖音想切的用户正是对新、潮、酷热爱的年轻群体,这就是一个核心功能与传播功能相互结合,做到极致的案例。

当然,诸如以上产品我们一生可能都无法企及,但回过头来看一看也未尝不可。

传播功能的设计需要灵感、洞察、跨界融合的综合能力,同时更靠运气。大家可以尝试去找案例复盘、去体会、感受,尝试设计自己的传播功能。

很多人说,你看现在早就没了当年各种现象级的产品和朋友圈的刷屏。

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此次此刻还在发生,而且是几乎每天都在发生,只是规模和量级不同。

对于中小团队的太够用了,一旦打造成功,流量不是钓鱼,而是捞鱼。

我目标用户、功能等基础设施完善了,我要怎么做呢?

【判断渠道的四大原则】

1、人群精准

结合目标用户去找到精准人群,这里可以延伸到平台的精准、内容精准。

如果你要做二次元相关的产品,B 站、贴吧、空间就比铁血网、今日头条更精准,这是平台精准。

如果你要做二次元相关的产品,就尽量用二次元的内容去吸引用户,这是内容精准。

内容即筛选、平台即筛选,「被筛选」这已经帮你省了大把的事情。

根据现有用户的使用习惯情况的调研,去反推精准的渠道在哪里,这需要强大的复盘、构建 sop、执行的能力,对我们普通人是很大的挑战。如果你问“我知道我的用户都在 B 站,但我能做什么呢?”,我只能说调研的还不够深、不够细。

举个例子,很多年轻的小朋友会提些天马行空的想法,比如:我们是做二次元的产品,最近高考刚结束,考生都在报志愿。我们可以结合报志愿做些事情,很多高考生都对二次元感兴趣,能给产品带来新增。

根据我的经验,效果一般不会好,太绕!人群不精准,路径又长。这就是关于「人群精准」、「被筛选」、「用户心智」的反例。

2、路径长短

做产品增长,肯定是以让用户下载激活 App 为目标。

应用市场一定是路径最短的,用户点击一下,就能下载。

信息流广告路径也较短,点击广告→落地页→下载。

而其他平台,用户需要自己手动搜索。

每多一步就增加一步的转化率, 理论上,路径越长,最终的转化率越低。

但随着移动互联网越来越普及,长转化路径也因为用户被教育,转化率在逐渐被提高,这对我们做产品增长是好事。

以上精准与否、路径长短都是一个相对概念,要结合具体的情况去看,理论上来说越精准的流量越贵,但也有例外,需要结合自身产品去挖掘、摸索。

3、规模

抛开规模说获客成本都是耍流氓,这个很好理解。你获取 1 个用户、1w 个用户、10w 个用户的平均成本一定是越来越高的。

4、长尾/持续性

从产品增长角度,一个渠道是投放完一次就完了,不花钱就没有流量了,还是能持续带来流量。

有句话说:要致富先修路。国家投入基础建设就是在做长尾的事,可能建一条路,每天只能服务 500 个人,不多。那一年呢,十年呢,是不是就很多了。

最后补充一点,「用户心智」是很多产品经理会提到的名词,意思是,用户认为你这个平台是干嘛的,会有一个先入为主的印象和固有的观念。我自己觉得不重要。第一,中国的绝大部分用户是五环外用户,没这么多理解和观念。第二,无数的产品案例在打破「用户心智」的说法,今日头条看新闻、抖音短视频平台卖货卖的好极了,WIFI 万能钥匙信息流 DAU 有多少啊。对于产品增长来说,不需要考虑这么多,方法都是试出来的,大胆干就完了。

关于产品增长的一些底层逻辑,能更好的的帮你理清思路和确定更合理的预期。产品增长落到实处就是在哪做?怎么做?接下来,我会具体说说,引用了国平@光年实验室流量分类方式。

【人找信息】当我们鼻子堵了,我会在百度搜索“鼻子堵了怎么办?”;当我们需要买垃圾袋,我们会去淘宝搜垃圾袋。

这就是人找信息,当我们有明确的需要,我们通过关键词去搜索,包含搜索行为、关键词。

1、SEO精准 路径较长 无规模 有长尾

SEO 是门学科,不敢班门弄斧,只从 App 获取流量来谈谈。

先要清楚搜索引擎是干嘛的?是帮助用户通过关键词最高效的获取他要的信息和服务。

要结合这点去打造内容,别人搜索这个词,到底想解决什么问题,我们匹配相关的答案。不要为了覆盖而覆盖,为了收录数量多而多。

先谈谈百度,去 5118 挖掘行业关键词,根据流量词的搜索日检索量,了解行业、用户的搜索习惯,找到自身行业的关键词。

找到关键词后,我们要覆盖内容。发布什么内容呢。

基本分为同类软件盘点类、解决方案攻略类(产品使用帮助)、故事+引流、时事新闻+引流类。大家可以自行百度,看看一些金融类产品、尤其是骑士卡怎么做的。

这里要强调下,同类软件盘点类、解决方案攻略类转化率远远高于故事+引流、时事新闻+引流类,这就是内容精准,精准的内容带来高转化率。

哪里发布这些内容呢,其实知乎、简书、小红书、58 赶集、同程网,或是靠 SEO 起家,或是带来新的增长点。

这些产品有大量优质内容,如果你产品也有内容的话,可以试试看,但关于“既然网页可以看内容,那为什么要下载 app?”这点要做好取舍。

我这里不建议各位自建网站,周期长,见效慢,在现在的市场环境中,动辄半年的准备期对于一般的公司来说,很难承受的起。

我们完全可以借助巨人的肩膀来做这件事,自媒体平台的网站高权重,能收录。

注意,你需要沉淀的并非是网站的流量,而是希望带来转化,转化成 App 的用户。

更何况纯 SEO 站的流量是沉淀不了的,像流水稍纵即逝,很多变现靠广告、发稿等。

能被百度收录的自媒体号都可以自己注册发布,有一些 0 粉也能被收录。

也可以用发稿平台去找自媒体号发布文章,很便宜基本几块十几块一篇包收录。这里为了避免广告,如有需要可私我。

推荐搜狐号,网站权重高,发布文章便宜。百家号自家亲儿子,自然权重最高,但百家号文章现在审核极其严格。

那这些文章有了,怎么让排名上去呢。

快排平台,通过模拟用户真实点击浏览,起到关键词下文章排名提升的作用,现在工具更新比较快,可自行搜索。

你的内容如果能解决用户的需求或给用户想要的信息,就能长久的占有排名更好的位置。快排只是催化剂,真正能持续占据好位置的,一定是内容的匹配度。

SEO 的量对于 App 的新增来说不大,每天就是大几十小几百的量。但胜在精准、稳定、持续,每天有类似需求的用户都会进行搜索。

2、ASO精准 路径短 无规模 有一定长尾

ASO,应用市场关键词优化,最早是苹果的 App Store,现在因为国内安卓手机占有率不断提升,安卓市场也慢慢发展,安卓也有 ASO。

底层逻辑和 SEO 一样,一个是文章呈现,一个是 App 的详情页呈现,这里不再赘述。切记关键词要精准,内容要精准(产品的标题、副标题、展示图)

我自己产品的 ASO 目前没有发力,因为用户 LTV 还较低(用户全生命周期价值:一个用户从下载到流失给你带来的价值)

ASO 像 SEO 一样,类似零和游戏,每天自然搜索流量是固定,你在某个关键词下面是第一,就是别人的眼中钉,抢了别人的量,就会出现恶意竞争,成本也随之水涨船高。

通过 ASO 带来用户的激活成本,普遍在 5 元以上。个人不太建议小团队在产品初期投放,努力打磨产品,努力提升 LTV,等到一个里程碑后,再集中投放。这里推荐下爱盈利@AYL 波波,我们的合作方,靠谱。

总结下,ASO,路径短、精准,但相对较贵、零和游戏不可控因素多,适合有一定产品基础,LTV 较高,或放量阶段投放。

3、安卓应用市场

不太精准 路径短 有规模 无长尾

安卓应用市场一般也是按关键词投放,结算方式按 CPD(按下载成本出价)

我目前只投放过几个应用市场,小团队可以小规模投放,激活成本 3-10 元都属于较低水平。

华为用户体量最大,质量高,但成本较高。

oppo、vivo 年轻用户多,质量较高,成本适中。

虽然有规模效应,能投出很大的激活量,但因关键词的不同造成精准程度一般。激活成本也取决于不同行业产品和投放规模,假设你一天只需几十个激活,成本还是可以控制的,但质量如何,还需要自己去看留存、付费甄别。

小产品且质量尚可,可以考虑和应用市场联运、新品首发、参与活动等获得一些官方免费的流量,但量不会太大,几率也不是蛮高。因为应用市场是一个商业化比较成熟的产品,变现能力也好,官方要赚钱的,免费的推荐只是为了平衡整个产品用的。

【信息找人】信息找人,根据广告主投放的人群主动推送给用户,我们刷手机出现的广告都广义上都可以称之为信息流广告(开屏、插屏、banner、激励视频等)。

1、信息流广告较精准 路径较短 有规模 无长尾

推荐巨量引擎(字节跳动旗下)、广点通(腾讯旗下),这两个平台是人群包、定向比较精准的,适合放量大规模投放。

和应用市场投放逻辑类似,取决于投放规模和产品行业,这个要自己测。

巨量引擎的开户标准时 5w 起,不太适合小团队。广点通开户 1w,可以作为信息流的入门尝试。

总结下,并不是很建议小团队去投放,更适合有一定规模产品、或商业模式跑通放量时候去做。第一,信息流广告是个充分竞争市场,和你竞争的不止是小产品,可能是金融、电商、游戏、或者是大产品,他们预算多,不容易产生红利。第二,信息流素材制作成本较高、更新速度较快。视频广告是趋势,小团队没能力制作出优质的视频、并且完成很快的更新速度。如果让广告代理制作,需要找到特别靠谱的代理商,且愿意为你如此低的消耗额,制作质量高且符合你产品的广告素材。

2、QQ 空间较精准 路径较长 无规模 无长尾

其实 QQ 空间也像微博一样存在很多大 V,这里面分不同的圈子。如:各种圈、互推圈、漫圈、外圈、校园表白墙。

空间的用户基本也以低领的年轻男女为主,适合推社交、工具、相机等产品。

QQ 空间一般是以 CPM 计费的,一般发布后 12 小时内删除,毕竟是打着大 V 的旗号做广告,删除是为了控制账号风险,毕竟是和腾讯爸爸自己的信息流广告抢生意。

价格一般从几块到几十块不等,性价比较高。适合小团队推广,也可以以此来测自己的自传播的宣传文案、宣传图片转化率如何。

这里的图文和信息流广告不是一个逻辑,主要突出在自传播和真实感,对于受众来说,空间的说说不是广告。

更本质来看,这个渠道不会特别长久,毕竟是和平台抢生意。

3.微博/贴吧/豆瓣 较精准 路径较长 无规模 无长尾微博

目前我没有发现微博的红利,曾经微博九宫格推 App 是一波大红利,起来了不少产品。个人感觉微博目前媒体属性越来越强,很多的大 V 数据造假严重,但报价特别特别高。

有没有例外,当然。有一些社交 App 的冷启动是在微博做的,用低于 1w 粉丝的 KOC,有自己点对点联系的,也有找代理渠道的。自己联系便宜,精准。代理的话,看靠不靠谱。

微博还是要靠自己去淘,去发掘,认认真真的去看博主的每条微博和评论情况,一定是能淘到宝的。但相对比较麻烦,而且没办法规模化。

贴吧

贴吧的产品推广的玩法我见到的主要有两个:热吧软文、无限顶贴(常见于微商、卖 fake 球鞋、网赚等)

贴吧软文对内容考验很高,而且有一定的运气成分,没办法规模化。

无限顶贴看你自身产品在不在乎品牌,不在的话可以尝试,不然这种方式做增长,对品牌有伤害。

豆瓣

小组软文

微博/贴吧/豆瓣,我目前没有发现特别好的转化方式,整体来说,要不就是特别麻烦、且对内容要求高。要不就是贵,性价比全无,要不就是有一点流量,但对品牌有影响。

【信息找人】&【人找信息】以下介绍的平台,大部分都自带推荐机制,所以能像信息流广告一样,可以用信息触达用户,即信息找人。

而且,随着很多平台越来越大,自带的搜索入口也成为一个巨大的流量来源。如:微信、抖音、快手。

还有一些平台,站内搜索流量没有特别大,但 SEO 做的极好,间接能帮我们的内容达到 SEO 的目的:知乎、小红书,以上两类即人找信息。

1、抖音1.1 官方账号

不精准 路经长 无规模 无长尾

注册企业账号,特点是:违规也不会不封号、主页可带官网链接、下载链接,通过发布视频不断带来曝光,用户点击主页可以看到产品信息,进而转化。

靠抖音直接发广告视频账号做不起来,大家断了这个念想吧,账号不起来,后续的曝光也就无从谈起。

你要找到你目标用户领域,视频能尽可能火,号容易做起来的内容,这样才能有足够的曝光。

影视号、音乐号、图文号较好,比较容易起量,不要自己在内容方向上搞发明创造,我们要的是 App 的用户,不是抖音账号的粉丝。

还有一种黑科技,在星图投放自家的蓝 V,这样在评论区的置顶可以带 下载链接。只需要交 5%的手续费即可,你定价 1000 元,每次带个链接成本就是 50 块钱,前提是需要开通巨量引擎后台。

其实这种方案,整体转化不好,因为内容不精准,路径也长。我们自家蓝 V 目前有 18w 粉丝,分享一个数据,每 18w 播放,主页访问 UV1600,大家想想最后的转化。

那为什么还要做呢,虽然转化不好,但也还有一定转化,每天几十到几百激活,而且成本不算高。这里还有更重要的点,通过做抖音、快手,及时了解抖快的行业动向,不脱节。

1.2 星图投放/kol 投放 不精准 路经长 无规模 无长尾星图就是抖音官方的网红、大 V 合作平台,我们可以去下单选择发布我们想传播的内容。

成本较高,激活成本 10 元以下基本就不用考虑了,更适合做 PR 或 LTV 本身很高的产品。

其实这和抖音本身的推荐机制有关,核心是内容,其次是账号及粉丝量。

1.3 其他玩法短视频结合上文提到的传播功能,是有机会获取巨大免费流量的。毕竟用户的时间在哪,流量的红利在哪,内容较多,这部分以后单开一篇分享。

2、快手

2.1 官方账号同抖音企业号,我们通过分发内容也积累了 5w 粉丝

2.2 快接单/小 V 较精准 路经长 规模小 有长尾快接单性价比比抖音星图高,但整体激活成本还是较高,小团队就不用试了。

快手有很多领域的小 V,单价一般较低,从几十、几百、一两千不等,素材测试好的话,激活成本控制在 1-2 块钱,一个激活,而且可以规模化。需要类似资源的话,可以私我。

其实快手和抖音不同,去中心化的内容推荐机制,快手上的账户投放会更有价值。

快手,流量普惠型,一定粉丝量的博主发布视频,基础的播放量和点赞量都是可以保证的

抖音,流量集中型,几十万粉丝的账号,内容质量一般,分分钟就几百赞。

所以快手的单一粉丝价值要比抖音大很多,数据更真实,抖音播放点赞评论虚高。

快手会有长尾的机制,抖音的话,一般一条视频最多 1 周就不会有新的推荐量,但快手的流量虽然很难爆火,但是比较平均,一般一到两个月,甚至半年还都会持续带来流量。

3、小红书3.1 官方账号毕竟和抖快量级不同,官方号单纯做内容分发效果不会好,需要精心运营。大家可以自己去搜索小红书用户包含 app 关键词的账号,有几家做的很好,这里面大部分产品类型和小红书契合度比较高。

3.2 小 V/素人较精准 路经长 规模小 有长尾

不太建议找粉丝量高,价格高的 kol,如果不是 IP 属性特别强的普通账号,小红书的粉丝价值和抖音类似,一个粉丝 1-2w 的博主,并不会给笔记带来与之粉丝相同基数的曝光量、点赞量。

所以建议用普通素人去测,一般发布一条从几十块至小几百不等。关键是别人包素材包发布,几十块买个素材而且带发布,就几十块的投放,爆出个几千几万收藏赞的笔记也很正常,主要是内容。

小红书推荐机制像快手,会持续推荐,不像抖音几天流量就没了。而且小红书 SEO 做得很好,你发布的笔记被百度收录的可能性很高,无形中又贡献了一波站外优秀内容,配合快排,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图省事可以找小红书中介、中间人。当然也可以发布征稿,素人/小 V 看到会报名。

以下这句价值从 100 块-1 万块不等,微信小程序搜“通告”,如螃蟹通告之类的,都是活跃量很高的免费对接平台,你和素人直接对接,没有中间商赚差价。只有你接触了所谓的一手资源,你才真正了解这个领域,一般中介加价 30%-300%的服务费不等。

这里我想特意强调下,我十分认可广告代理公司和中介的价值,他们起到的是信息获取、整合、对接的作用,出人又出力,只有代理才能帮助产品去规模化推广,纯靠自身是不太可能的,我们也在和类似的代理合作。我可以接受,但不太认可的情况是靠骗靠忽悠、靠数据造假来赚客户钱的代理。

4、知乎较精准 路经长 规模小 有长尾

知乎的产品属性和 SEO 方面的成绩,使得关键词自带长尾属性。

虽然知乎也有推荐机制,而且上热榜被推荐的爆发流量也很可观,但概率较低。

4.1 机构号回答自己领域的内容,尤其是 app 推荐的问题。目前我自家的账号粉丝 1.3w+,获赞 7k+,这是 2 个月运营出的结果,不难。后期遇到瓶颈,领域内的内容都被覆盖完了,就没再高强度运营,我简单测算过,目前每天可带新增大约有 100 左右。

4.2 投放答主找答主合作答案,即修改知乎的高赞回答。在问题精准的情况下,就靠 BD 的能力了,因为很多知乎答主就是学生或出于个人爱好,完全没有商业化,所以插入 App 推荐的答案合作费用普遍较低,而且有长尾流量。我个人的一篇合作案例,400 块,几天带了约 2w 新增,因为问题上了热榜。目前每天下载还能带大几十,大家想想这个性价比。最差的一篇合作,几百块的合作费,累计带来了几千用户。其实,小红书是可以改笔记的,同知乎。

5、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按照其他渠道的做法和思路,必然是可以做的,

投放的话,微信公众号推文单价普遍较高,0.1 元/阅读算便宜的账号啦,对我产品来说缺乏性价比。

截留、SEO 转化效果绝对值较低。这是就我自己行业内来看,每天 10-20 个用户的量级太小了,这里无法分享具体的数据。

篇幅关系,很多细节和小点不能一一描述详实,大家可以在评论区留言,能给更多圈友带来价值的问题,我会进行回复。

文章里的每个渠道都是我真实检验过的,但部分观点未必全盘试用,大家结合自身行业,取有用的信息即可。也欢迎圈友指正、讨论。十分期待大家评论私信与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