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c城市咖啡

核心提示近期,中国邮政与中域咖烨共同打造的首家“邮局咖啡”在厦门市思明区国贸邮政支局开业,定位“可以社交、品尝优质咖啡、体验邮政文化的全新场景”。“邮政绿”的门脸、带有中国邮政Logo的咖啡拉花和咖啡周边、别具邮局特色的代号“111”特调咖啡等颇具情怀的元素,让邮局咖啡一度霸榜热搜。这不是传统服务行业主体第一次入局咖啡市场。此前,中石化易捷集团也曾于2019年在加油站内开设“易捷咖啡”。艾媒咨询在《2021年中国咖啡行业发展研究报告》中提出:2021年规模已达约3817亿元的中国咖啡市场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

近日,中国邮政与中域Caye联合打造的首家“邮局咖啡”在厦门思明区国茂邮政支局开业,定位为“一个可以社交、品尝高品质咖啡、体验邮政文化的新场景”

“邮政绿”的卷首,印有中国邮政及其周边标志的咖啡花,邮局特有的代号“111”特种咖啡,让邮局咖啡一度称霸热搜榜。

这不是传统服务业第一次进入咖啡市场。此前,中石化易捷集团也于2019年在加油站开设了“易捷咖啡”。艾媒咨询在《2021年中国咖啡行业发展研究报告》中提出,2021年规模约为3817亿元的中国咖啡市场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预计行业将保持27.2%的增速,2025年中国咖啡市场规模将达到1万亿元。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喜欢喝咖啡?艾媒咨询在调查中发现,在中国消费者的购买因素中,“清爽”(53.1%)和“喜欢咖啡的味道”(53.2%)占比很高,其次是“顾客享受咖啡店的氛围和服务”(31.3%)和“代表有品味的生活方式”(28.4%)。

咖啡店在城市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甚至吸引了许多跨国投资,这从一个侧面表明中国城市的咖啡市场已经发展到了一个令人瞩目的阶段。

目前,春季,云南山区正进入咖啡收获季节,开满咖啡果的咖啡园日益成为这里一道独特的风景。从种植、采摘、烘焙和加工,到零售品尝和贸易出口,咖啡正在潜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并逐渐成长为国家经济环境中充满活力的新型消费品。

从世界范围来看,咖啡爱好者认可的全球咖啡浪潮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某快销品牌为代表的速溶咖啡进入寻常百姓家,第二阶段是以某连锁咖啡品牌为代表的现磨咖啡为城市打造“第三空室”,第三阶段是以“精品咖啡”为主的咖啡店不断涌现。

然而,目前中国咖啡市场的发展似乎并不属于上述任何一个阶段。事实上,国内咖啡行业更倾向于将2015年以来的咖啡市场视为中国咖啡的“新零售时代”——线上线下销售渠道的并行和多元化,咖啡生产方式和产品品类的百花齐放,以及中国本土咖啡市场独特的“中国风味”。

从地理空的角度来看,咖啡店对城市中的各类目标人群展开了全面的“渗透”方式:写字楼下的连锁咖啡店让上班族可以买到手边的一杯工作日咖啡,社区里的各种便利店咖啡满足了人们在家的日常需求。商场里的咖啡馆是人们休息或与朋友聚会的地方,而一些精品咖啡店则是咖啡爱好者周末逛店的好地方,或者是人们自由工作的地方。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一批具有互联网思维的咖啡店的诞生。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以互联网模式起家的中国连锁咖啡品牌瑞幸在中国拥有6024家门店,超过星巴克在中国5557家门店的总和;前者在中国开设第一家门店的时间比后者晚了约18年。

此外,国内连锁咖啡品牌更积极的在中国三四线城市等下沉市场,这仍然是一片蓝海。这不仅为他们赢得了更多的消费者,也为这些地方的人们带来了品尝现磨咖啡的体验。

从咖啡制作方式、产品品类、销售渠道来看,中国的咖啡产品越来越细分:喜欢用咖啡冲泡设备制作现磨咖啡的人可以选择咖啡烘焙豆,想更方便快捷地喝咖啡的人可以选择挂耳咖啡、冻干或速溶咖啡、咖啡液等产品。可供选择的产品品牌和口味也非常丰富,大部分都可以通过网络渠道轻松购买。

从投资和市场前景来看,一方面,国际品牌加大了对中国市场的投入——如2020年底,麦当劳咖啡品牌麦考菲宣布未来三年投资25亿元加速布局中国市场,随后加拿大咖啡品牌Tims、意大利咖啡品牌Rabasa纷纷入驻中国市场。另一方面,本土品牌遍地开花——除了各大连锁品牌的扩张和独立咖啡店的开设,许多老牌食品公司也推出了即饮咖啡产品,一些奶茶店增加了咖啡品类。

蓬勃发展的市场培养了中国消费者的咖啡消费习惯。艾媒咨询的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95%的受访消费者都喝过咖啡,其中19.7%的人每天喝咖啡,60.0%的人每周喝咖啡。咖啡市场将进一步扩大。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喜欢喝咖啡?艾媒咨询在调查中发现,在中国消费者的购买因素中,“清爽”(53.1%)和“喜欢咖啡的味道”(53.2%)占比很高,其次是“顾客享受咖啡店的氛围和服务”(31.3%)和“代表有品味的生活方式”(28.4%)。

根据易观发布的《2021年中国现磨咖啡市场行业发展趋势白皮书》,现磨咖啡在所有咖啡细分品类中增长最快,因为它“符合年轻人对生活方式的追求”。

喝咖啡正在成为一种可以给现代都市人带来愉悦和满足的易获得的消费形式。各类咖啡店也因为承载能力的日益多样化,成为城市中人们社交、工作、娱乐的第三空间。也许我们可以说:现在的中国人,不仅更喜欢喝咖啡,而且更好喝咖啡;人们对咖啡品质和饮用体验的追求,也体现了他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2021中国咖啡产业发展白皮书》统计了中国咖啡产业的消费区域分布:一线城市占37%,二线城市占32%,三线城市占29%。

弥漫着咖啡香气的新兴生活方式不仅仅是大城市的专属。由《消费者会话》和《柠檬创投》制作的《2021中国咖啡产业发展白皮书》统计了中国咖啡产业的消费区域分布:一线城市占37%,二线城市占32%,三线城市占29%。可以看到,一张分布广泛且越来越密集的“咖啡地图”正在中国各级城市间逐渐铺开。

有趣的是,每个城市的咖啡店发展各有特色;不同城市的人们也将中国人对美食的灵感融入到了咖啡的创意中,从而让每个城市的“咖啡味”各不相同。

上海,曾经的中国第一家专属咖啡馆“虹口咖啡馆”,如今已是全球首屈一指的“咖啡之城”。2021年底上映的电影《爱情神话》,曾经引起人们对上海普通人喝咖啡日常场景的热议。许多当地居民表示,电影中的情节是真实的,上海人已经将咖啡作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根据上海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发布的2021年上海咖啡消费指数统计,上海拥有近7000家咖啡馆,每万人拥有的咖啡馆数量为2.85家——两项数据均已超过纽约、伦敦、东京等国际大都市。据华商统计,2021年前三季度,上海新开的845家第一门店中,咖啡店超过40家。上海也是国际咖啡品牌青睐的城市。比如被认为是第三代精品咖啡浪潮代表品牌之一的“蓝瓶咖啡”,就选择了2022年在上海mainland China开设第一家店。

“贝尚广深”成为很多独立咖啡店开店的首选,而在强调“慢生活”的成都,咖啡也带来了淡淡的烟火气。2022年3月20日,名为“菜场大咖春闪计划”的咖啡集市在成都高新区益民菜场汇菜园店开业。特色咖啡如桂花胡椒燕麦拿铁、七彩葡萄香椿美式、酸橙香菜美式等。让人觉得很接地气,很有创意,很符合成都悠闲时尚的城市气质。

一些“网络名人咖啡”将当地的特色小吃与咖啡结合在一起,创造出独特的味道:广州有一种“肠粉加咖啡”的摊位,成都可以有一种“辣椒奶盖咖啡”,天津有一种“豆腐拿铁”,北京有一种“豆汁拿铁”加咸菜。

“进口”咖啡已经在中国的土壤里生根发芽,也正在萌发一种更浓郁、更具本土特色的“中国味”。

邮局开业时向消费者介绍,店内使用来自云南的优质阿拉比卡咖啡豆,用“中国好味道”传递思念和祝福。

云南是中国最重要的咖啡产区,面积和产量占全国的98%以上。近年来,“云南咖啡”越来越多地进入大众视野,其优质的咖啡豆赢得了国内外市场的认可。可以注意到,很多独立咖啡店和连锁咖啡品牌都在菜单中加入了云南产的咖啡豆。

近年来,云南咖啡园已经成长为中国咖啡产业中极具“竞争力”的一部分。云南省人民政府相关资料显示,小粒咖啡已成为云南省“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的特色优势产业,种植标准与国际接轨,促进了咖啡品质的提升。以普洱为例,已有30多万亩咖啡获得雀巢认证,10万亩咖啡获得星巴克认证,2.8万亩咖啡获得有机认证,2万亩咖啡获得雨林联盟认证。

绿水青山正在成为咖啡农致富的“金山银山”。云南省农科院经济研究所首席咖啡专家黄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2022年生咖啡豆的市场收购价创下2011年以来的历史新高,咖啡农的收入也水涨船高。

除了咖啡豆、深加工产品、咖啡园旅游体验项目,商用咖啡机、家用咖啡冲泡器具等行业也在增长。标有“中国制造”的咖啡相关产品正在向全产业链延伸。。

对于单一的咖啡品牌,也需要拓展发展思路,推动产品和服务的多元化。目前疫情给日益壮大的咖啡行业带来了诸多挑战,尤其是一些抗风险能力较弱的独立咖啡店,面临着客流不足等挑战。在这种形势下,一些咖啡店品牌拓展咖啡豆电商。销售、咖啡外卖、咖啡网课培训等线上经营业务,一定程度上为品牌分担了经营风险,为恢复正常营业保存了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