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节气养生要点

核心提示在谷雨时节养生须多饮水护肝防寒保温导语:谷雨暮春仍需以养肝为主中医理论中肝属木,喜条达,与春令升发之阳气相应。春季是养肝护肝的最佳时节,也是肝病的多发时节。如果不注意调  谷雨暮春仍需以养肝为主  中医理论中“肝属木,喜条达”,与春令升发之

谷雨季节,要多喝水,保护肝脏不受寒热侵袭。

导语:春末谷雨仍需养肝。中医理论中,肝属木,喜生,对应春季阳气上升。春天是养肝护肝的最佳时节,也是肝病多发的时候。如果你不注意

在谷雨时节养生须多饮水护肝防寒保温

春末谷雨仍需养肝

中医理论中“肝属木,乐可达”,对应的是春季阳气上升。春天是养肝护肝的最佳时节,也是肝病多发的时候。

如果不注意调养,肝气过盛或肝气郁结,很容易损伤肝脏,生出许多疾病。这是谷雨中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从中医养生的角度来说,还是以养肝为主。

养肝之前一定要睡个好觉。据专家介绍,现代人阴阳颠倒的生活习惯对肝脏的伤害尤其大。现在很多人的肝病其实都是“煮”出来的。“一般熬夜的人眼睛大多是红的,这是肝火上升的症状。时间长了,肯定会伤肝。”

《黄帝内经》记载“人之血在于肝”,春天要“夜卧早起”。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睡眠时流入肝脏的血液是站立时的7倍。肝脏血流量的增加有利于增强肝细胞的功能,滋养和保护肝脏。同时还能提高排毒能力,加速营养物质的代谢和体内堆积毒素的排出,从而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如果休息太晚,血液没有滋养肝脏,就会表现出气色不好,甚至脸色发青,长此以往对肝肾的损害会非常严重。”专家说。

饮食以甜食为主。春季,养肝饮食宜甜少酸,如粳米、牛肉、大枣等。酸味有“收敛”的作用,不利于肝气的生长和疏泄。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韭菜叶性热,性温,功效相同。刚生的时候,辛辣,散血。熟了又甜又补,是肝的菜。”春天吃一些性温的韭菜,可以补充人体的阳气,增强肝脏和脾胃的功能。另外,春季尽量避免吃油腻、生冷、黏腻、辛辣的食物,以免伤肝伤脾。

舒适导致预防气郁。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对于肝脏保健也是必不可少的。俗话说“百病由气生”,肝主气。如果出现烦躁、发脾气等现象,都与肝气有关。如果女性长期肝气郁结,就会出现月经不调等症状。

“风能使雨通畅,肝为六淫中之风,肝气通畅,人体各系统才能通畅,百病不生。”这就要求每个人都要学会自我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心胸开阔,遇到不顺心的事要戒怒,及时宣泄,防止肝气郁结。他建议管理层和领导层的人在春天多给员工表扬和鼓励,少批评和惩罚,以促进一年的运气。

专家推荐两款花茶:

1.枸杞和菊花适量,冲泡饮用。枸杞味甘,补血。它既入肝经,又入肾经。菊花用来清热去火。如果加入红枣,可以帮助表达肝气。

2.玫瑰、茉莉、枸杞泡茶喝。对肝气郁结引起的全身无力、月经不调、爱发脾气等女性症状很有帮助。

谷雨早晚保持冷暖

谷雨季节是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的时候。这个时候,当春天由干燥转为多雨,春天由寒冷转为炎热,很多人会无法适应。尤其是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肝功能下降导致肝气增长不足,容易出现血瘀等问题,导致旧病复发。

谷雨防寒季节,正好在气温由中转高之前,早晚温差较大,出门要注意加减衣服。

既要保暖,又要防止因出汗过多、脱衣服而感冒。感冒会加重心脑血管疾病。

如果不累,此时的天气适合外出踏青,但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要根据自己的体力量力而行,不宜过度劳累。

关于七分饱的饮食,不要暴饮暴食,七分饱就好。否则会有大量的血液流向胃部帮助消化,心脏会缺血,也会给肝脏带来太大的负担。

专家推荐一粥一菜一汤:

1.枸杞莲子粳米粥。枸杞子20克,莲子30克浸泡待用,粳米适量加水煮成粥。如果有上火的症状,可以在煮的时候加几朵菊花,或者直接用菊花水煮粥。可以养肝。

2.菠菜。中医认为菠菜味甘,性凉,入肠胃经。具有补血止血、益五脏、活血解渴、润肠养阴、平肝消食、清胃热毒的功效。常对肝气不适并发胃病的辅助治疗有效。对春季因肝阴不足引起的高血压、头痛、头晕、贫血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3.白萝卜炖牛肉。牛肉味甘,入肝、胃经。汤越淡越好。不要放味精和大料,喝的时候撇去浮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