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家电的

核心提示《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美的方面了解到,近日,美的正式启动开展空调、冰箱、洗衣机、电视机4类家电不限品牌的绿色回收业务,打造家电行业“回收、处理、再利用”的全链条数字化体系。近几年,“废旧家电回收”成为行业巨头们关注和加紧完善布局的领域。截至目前,格力、TCL、海尔等都已经将产业链延伸到废旧家电回收领域。但家电回收并不是赚钱的生意,早在2020年就有行业人士透露,企业每拆解一台CRT电视,就要亏损26.5元。那么,为什么家电巨头仍在积极布局?记者注意到,从政策上看,2021年8月,国家发改委等三部门联合发布

国家商报记者从美的获悉,近日,美的正式启动空、冰箱、洗衣机、电视四类家电无任何品牌的绿色回收业务,构建家电行业“回收、加工、再利用”全链条数字化体系。

近年来,“废旧家电回收”成为行业巨头关注并加紧完善布局的领域。到现在格力、TCL、海尔等。都把产业链延伸到了废旧家电回收领域。然而,家电回收并不是一个有利可图的生意。早在2020年,就有业内人士透露,企业每拆解一台CRT电视,就要损失26.5元。

那么,为什么家电巨头还在积极布局?记者注意到,从政策上看,2021年8月,国家发改委等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鼓励家电生产企业开展回收目标责任制的通知》,推动生产者延伸责任制(即EPR制度)的实施。3月16日,信达证券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随着EPR制度的逐步完善,家电回收行业前景广阔。

但家电行业观察家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废旧家电回收拆解对于家电企业来说,更多的是低碳时代背景下的社会责任,很难赚钱。

家电巨头忙着完善废旧家电回收体系

国家商报记者从美的集团获悉,美的正联合行业回收体系和绿色拆解代表企业,打造家电行业“回收、处理、再利用”全链条数字化体系。美的的数字绿色回收平台基于美云销售、美的家居等平台。当用户需要更换新家电时,可以在网上提出回收旧机的需求,由数码中站对旧机进行评估后,扣除相应金额。用户购买新品后,工作人员会上门将新品送到用户手中。旧机器经过分拣后,送到国家授权的绿色拆解企业,最后进行资源回收。

根据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数据,目前我国家用电器保有量已超过21亿台,预计2022年报废量将超过2亿台。大部分是2009-2013年“家电以旧换新”、“家电下乡”等消费刺激活动开展后形成的,之后集中到了淘汰期。按照8-10年的家电使用寿命来看,这些家电正在进入或即将进入集中报废更新期。

除了美的,各大家电巨头都在加大力度完善废旧家电回收体系建设。最早进入废旧家电回收领域的企业是格力和TCL。截至2020年底,格力电器已布局珠海、长沙、郑州、石家庄、芜湖、天津六大再生资源基地。早在2011年,TCL集团就与专业环保企业合资,在天津投资建设了家电回收拆解工厂。据悉,海尔首家废旧家电智能拆解工厂也有望于今年7月投产。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周云杰建议加快废旧资源回收拆解再利用全产业链,解决各个环节的发展问题。全国人大代表、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也建议,不断推进废旧家电回收体系建设,加大以旧换新政策的推广和补贴力度。

巨头们想要什么?

为什么家电巨头都在忙着布局废品回收行业?

据《国家商报》记者了解,从政策层面看,2020年5月,国家发改委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完善废旧家电回收体系促进家电更新消费实施方案》,提出用3年左右时间,进一步完善行业标准、规范和政策体系,基本建成规范有序、畅通协同、高效的废旧家电回收体系。

3月16日,信达证券发布家电行业深度报告《家电回收:冉冉新兴产业》指出,我国已经建立了涵盖设计、采购、制造、物流、回收、处置各个环节的EPR制度(即生产者延伸责任制度)。从未来产业规模来看,如果按照理论报废量实现家电回收,仅空冰洗、电视机、热水器五大类家电回收直接产业规模可达250亿元左右。除了回收,下游拆解也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家电回收间接创造的更新需求市场规模有望达到千亿。

张近日在接受《国家商报》采访时表示,从企业责任和社会责任来说,家电回收是家电企业必须考虑的问题。国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家电企业参与废旧家电回收。处理废旧家电的投入大,但收益明显不大。因为拆下来的零件不能再直接应用,还是要回到原料厂,家电企业直接受益并不大。小企业当然没有能力投资现代回收拆解行业,必须由有实力的企业来做。“一般企业也不愿意做。只有热爱环境的公司才会不遗余力地去做。”